明天就要去黄冈上家排了,武汉的两位学友相约黄冈见,本想约几个本地学友同行,各自都忙,可能还是不那么想要,那就独行吧!
我第一次自我觉察是在家排课上,因此内心对家排场域有一种敬畏心。
去年来黄冈上家排后,就一直有想带嫂子上家排的想法,既使不做个案,感受下场域也是好的!之前也有给她推荐有关家排的文章和视频介绍,也不知她有没去真正的了解。
这次的家排早在一个月前就接到学友通知,直到今天要订网约车了,想想还是跟嫂子留言,问她周六有空没,婉转邀请她参加家排沙龙,并简单介绍家排是心理学的一种家挺心理治疗,也是对家庭的探索,特别是对家庭里发生重要变故,重要事件的一种探索。嫂子的回复意料之中:没空,孩子上培训班需要接送,也不需要(其实也知道她不会去,一是她有两娃,会说没时间,对这行不了解的人,她也不会有这个想法)。
多数人了解和接触家排主要有两个原因,自己遇到麻烦了,主要是个人心理上的(有焦虑和担忧的问题),还有与家庭或亲近的人之间关系处理得有问题,自己又无能为力,希望找到一个方法去改善现状。另外一种就是充满好奇,认为家排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心灵成长的方式。我属于后者。
很快我哥电话来,质问我带嫂子上什么课?要上你自已上,我们不需要!唉!这话问得,简单解释后就挂了电话。
自从学习后,懂得边界感尤为重要,再亲的亲人也要保持好距离,要在心理和行为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越界同时也守好自己的边界。一个人缺乏边界感时,一方面会打扰到他人,另一方面会影响到自己,使得自己生烦恼。
学习以来,这几年除了隅尔给哥嫂(婆婆种的)送点菜或饺子,大多送到楼下,几乎很少上他家去。嫂子是个语文老师,在家也会有种职业上的语气,我每次上她家,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吐槽我哥的各种不作为,我都能想像出她当着孩子面指责、抱怨我哥的场景。或者说他俩夫妻有些矛盾会直接暴露在孩子面前。我不想插手哥嫂的事,也不能插手,既使看到他俩家庭问题的本质,他们有他们的命运,有自己生活模式。不求者不助,自己找上门的终就是不受待见。老话说,医不叩门, 扣门,一次就够了。
感恩学友的邀请,又可见到家排方庆老师!
感恩李玲老师发信息说,她会开车去(原本不打算去的),可以带上我,太好了!感觉自己好幸运,还有位学友同行。看来学习的路上总会有人相伴,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