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初中同学发来信息:寒假这么长,期末考英语又没考好,想好好学英语,有什么好方法教一下我。
看完信息后,我无语地摇摇头,把手机放在一边,不想回他,因为这是我印象中第三次他向我讨教怎样学英语。
第一次问我这问题是在初三,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他其他科还不错,就是英语渣到离谱,离重点中学还有一段距离。
又一次的不如意英语考试成绩公布后,他一脸沮丧的问我是怎样学英语的。当时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的见解,只好跟他说了我的做法:坚持每天都熟读课文,最好背下来。
他点点头说了一声我试试吧,他后来应该是有这样做吧,因为中考他英语好像有90分,虽然是英语的一小步,但却是普通中学到重点中学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上了高中以后没什么联系,直到高二结束后的暑假,我们初中同学聚会。聚会结束后两天,他发信息来说就快高三了,有什么学英语的好方法推荐一下。
这次我认真思考了很久才回他:学英语语感应该是最重要的,通过多读多背文章,每天坚持练听力培养语感,还有3500单词一定要啃下来。他回了句谢谢,然后我们就一直没联系,直到现在。
我经不住思考他问问题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他期待的问题的答案其实是越轻松越容易,在短时间内就能卓有成效的方法,最好能省去循序渐进的积累,像开外挂一样,一步登天。
想了想,拿起手机回了他这段话:
其实你早就知道方法有哪些,但你只是不愿意去尝试,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去验证,你想要的只是一个通往成功的捷径罢了,想要短时间的爆发超过他人多年的积累无疑是天方夜谭,所以不好意思,我无法教你速成的人生。
他回了两个字谢谢还有一个不好意思的表情,我想他应该是懂了吧。
现在还有很多朋友会抱怨的一个问题是,一本书看完了,跟没看之前一样没什么变化,感觉白看了。
在这里,我想引用张爱玲的一段话来回答: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所以呢,只要你真的有认真看过一本书,那么它绝对不会是白看。不要在意自己看书的速度快慢,不要受他人“我一个月能读×本书”的影响,读过与读懂之间是天与地的距离。
而且你因为一本书,一篇读来热血沸腾的文章,一句励志震撼的话语,就彻底改变自己所处的状态,改变持续了多年的习惯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一切合乎心意的改变都不能一蹴而就,一个心满意足的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时间的洗涤,厚重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想要速成的东西,欢迎光临肯德基,而人生没有速成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