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后山人,偏坐前堂客

老陈还是比较讲究的。节前喊几个人吃饭,都是几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乡,只是前几次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伙计喜欢“夹带私货”,他所夹带的这“私货”非同乡,非同行,年龄大,退休后没人理,“黏”上了这位不喜欢人的老乡。“政声人去后”,还爱摆个臭架子,和一帮不熟悉的人坐在一起,不管什么场合都喜欢充“老大”,酒力不行还硬装,喝大了乱打电话,说话办事不靠谱,还爱扯蛋吹牛皮,特别自私小气,故惹众多人反感。本来别人喊他是给了很大的面子,而他又不知道规矩,本是后山人,偏坐前堂客,一点不客气,满嘴的荒唐言,弄得别人一把辛酸泪。

老陈上一次喊几个要好的老乡到他新厂参观,那个伙计就夹带“死货”喊了他,这“货”喝得一塌糊涂,在车上不停地给这个打电话,给那个打电话,特别是给一基层办事处的女同事打电话,接通过后让与我通话,本来人家喊他长辈的,据说她舅与他是战友,她也应该喊他舅,但我一接电话,知道了人家根本不愿意理他,更不是他说的喊他个“舅”。窥一斑而见全豹,知道了他的为人,瞬间变得不愿意理他,心中暗暗思忖,以后一定远离他这样的人。

本是后山人,偶坐前堂客。这还差不多,譬如清朝那个叫丁元英的落魄文人,虽然囊中羞涩,也只是偶坐前堂客,且很有自知之明,善于自嘲反省,过后还写一篇《自嘲》的诗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坐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道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这诗写的啥意思呢?我本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啊,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您让我坐在主位上,才登上了这个大雅之堂;本是醉酒时看了点书,只学了一点点皮毛知识,就在这里坐井观天说大话。纵然我胸有大志,却也不屑功名利禄,犹如大海广阔的胸襟,来看到祸福。但说到自己口袋里的钱时,却只能是生气地指着天骂,这世道不好,没有碰上机遇。

看看人家落魄的文人老丁,都能用自嘲的方法自警自省,反思自己的言行。偏偏现实中很多人不懂这些道理。有些人看似聪明,很有智力,但没有智慧,这样的人是不是有点可悲。74个华诞加上中秋大长假,得有个计划,读书学习,在书中逃避这个世界,在书中营造这个世界,在书中理解这个世界,在书中超越这个世界。虽莫能至,但吾心向往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