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词:了解动机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意义,谈话自然也有它的动机,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对方的动机,去建立有效的对话关系,下面有一些小建议可以参考:①自我审视-做好倾听准备,想要了解他们的想法,自然要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想法,那要怎么做呢?我们要表现出自己的真诚、好奇、坚持和耐心:这样会让对方有说下去的动力,更容易让对方敞开心扉;②鼓励对方探索行为模式,我们要继续保持好奇心,主动询问,并耐心倾听,可以询问对方的观点“你觉得.. ..怎么样呢,想听听你的看法”,如果直接询问无法让对方开口,可以确认对方的感受,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关;心,也可以主动引导“你是不是觉得...觉得我... (这种方法有一 -定的风险,谨慎尝试)只有对方敞开心扉的交流你才可以了解他的动机。
2、关键词:控制对话
行为方式回顾,关注你的行为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正在远离对话,问问自己在做什么。
我是否陷入了沉默或暴力应对方式?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学会准确识别行为背后的情绪。
导致这种行为的情绪感受是什么?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学会质疑你的结论,寻找感受背后其他的可能解释。
造成这种情绪出现的想法是什么?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回到事实本身,放弃绝对表达,区别客观事实和主观想法的区别。
形成这种想法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注意似是而非的“小聪明”式想法。尤其是受害者想法、大反派想法和无助者想法。
多在对话中思考才能做对话的主人
3、关键词:留意对话氛围
有时候我们过于在意对话内容的主观合理性与逻辑性,有时候我们又过于关注对话氛围的安全感与认可感,往往他们有一方失控,我们就专注于去抢险救火而把另一方给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