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闲来无事,正在“网上冲浪”时,刷到一部号称看过必哭的电影——《何以为家》,好几个壮汉都忍不住偷偷抹眼泪,于是我决定挑战一下我的泪点。
事实证明我输了,不仅哭成狗而且特别的压抑,就像是忿恨的拳头打在棉花上的那种无力感,果然压抑的四月不只有《复仇者联盟4》。
影片大部分来自于主人公的亲身经历,没有丝毫的刻意煽情,感动,因为太过真实。
(不懂“刻意煽情”的可以看一下《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虽然很烂,但是能在瞬间让你明白什么是刻意煽情。)
1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她们生下了我。
故事围绕着一场控告开始。法庭上,一个年仅12岁的男孩赞恩将自己的亲生父母告上法庭,原因是“他们生下了我”。
2
人生就像狗屎,比我脚上的鞋子还脏
在黎巴嫩一个贫民窟里,赞恩的父母大概生了七个孩子,大的孩子要出去干活,贴补家用,小的就用铁链拴在家里。
12岁的赞恩是家里的长子,他每天要在杂货店打工做苦力,搬煤气罐,还要帮助父母制作“毒品”,送进监狱。
有一天,赞恩发现妹妹萨哈来了月经,他赶紧带妹妹去了公共厕所,替她清洗了内裤,又为她偷来了卫生巾,反复交代她绝不能让父母发现,因为在这里,女孩来了月经意味着可以嫁人了。
可父母还是发现了,并把妹妹送给了房东家儿子,以此换来了房租。
赞恩想阻止,结果反被爸爸暴打一顿“不打你,你就不知道谁是你爸妈!”
赞恩一气之下决定离家出走,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又很难找到打工的地方,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清洁工拉希尔。
拉希尔是一个偷渡过来的单身妈妈,她平时要打好几份工攒钱,为了买一张伪造的身份证,同时还要喂养年纪尚小的孩子。
拉希尔看赞恩可怜,还是决定把他带回了家,给他洗头,为他做饭,虽然是同样贫困的家庭,却异常温暖。
拉希尔白天出门打工,赞恩负责在家里照看孩子。可是好景不长,拉希尔在一次外出中被拘捕了。
因为自己本就是黑户,如果警察发现她还有孩子的话,会被立刻遣送回国,她不敢告诉警察自己还有一个孩子。
赞恩等了好久也不见拉希尔回来,家里的存粮也不足了,赞恩不得不再次为了生存而奔波。
他抢了一个小孩的滑板,把大蒸锅绑在上面,把孩子放在锅里,每天拖着他去赚钱。
即使自己饥肠辘辘,在救助站里要的却是奶粉和尿布。
他用旧处方去药店开了一些麻醉性药物,磨成粉兑水装到瓶子和纸杯里,卖给混混们,也受了不少欺辱和暴打。
更惨的是,房租到期了,家里东西都被扔了出来,钱也被拿走了。
赞恩走投无路,把孩子放在路边希望好心人能带走他,但并没有人理会,看着孩子挣扎的样子,赞恩也不忍心。
他想着带着孩子一起偷渡移民,但是他们肤色截然不同,孩子也没有资料证明,他只好把孩子送给办假证的人照顾,自己回家取身份证明,但他绝对不会想到办假证的其实是人贩子。
3
连番茄酱都有名字,你的儿子还没出生就死了
赞恩回家取证件时得知,原来他根本就没有身份证明!而且妹妹已经死了,因为怀孕大出血却没有身份证明被医院拒收。
他拿起刀就冲出家门,捅伤了房东的儿子阿萨德,被判了5年监禁。
母亲来探监的时候告诉他,自己又怀孕了,虽然妹妹死了她很难过,但是她可以再生一个妹妹。
这让赞恩更加愤怒,他打通了一个法制节目的电话,控告自己的亲生父母。
4
多少人有资格成为父母?
赞恩只想告诉大人们“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法庭上大人们的回答是,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别人家里也都生很多孩子,别人家的童妻也是这个年纪就嫁人的。
父母不会考虑孩子遭受的经历是对是错,只是认为我经历过了这些,你也应该经历。
赞恩的妈妈说:“你凭什么来评判我?我这一生都是奴隶,你还敢批评我。我难道希望我的孩子只能靠喝水吃糖度日吗?我的生活是你不曾经历过,以后也不会经历的。如果你是我,你早就自杀一了百了算了。”
如果国家没有给家庭一个依靠,常年战乱、颠沛流离、极度贫困,那么父母能给孩子一个依靠吗?比贫困更可怕的是,被贫困流放的观念。
孩子需要的只是爱与依靠,就像那位清洁工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如果给不了,不如不生。
观影总结: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微信公众号:小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