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有效阅读
阅读的重要性每个人应该都能认识到,所以我不想再纠结于what为什么的问题,我想谈谈how怎么做,怎么阅读,怎么有效的阅读。提到有效这个词,就表明我们是带着一定的判断标准去阅读一本书的,尤其是在阅读一本非虚构类书籍的时候(虚构类的作品一般是用来消遣),我们的目的一般是了解某种知识,掌握某项技能,而判断阅读是否有效的标准无非就是能够多大程度上的达到我们阅读的目的。
2.我的阅读经历
在谈具体的措施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坎坷的阅读经历,也就是形成我自己阅读方法的原因。我从上大学开始一心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阅读的书籍就都是非虚构类,基本上没碰过虚构类的书籍,所以下面的经历都是关于非虚构类书籍阅读的。
首先是刚上大学时阅读的”蛮荒“状态。刚上大学的我第一天进学校的图书馆的时候兴奋的不得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书,心里想着终于可以把自己以前想看的书都看一遍了,于是每天基本都去图书馆,尤其是经管社科类的书架,基本都被我翻了个遍,我大一第一个学期借了180本,基本上关注的几个名人推荐的书都借回去看了个遍。那时候最遗憾的就是图书馆对于本科生的要求是一次一个书库最多只能借5本书。可看完后问题也来了,我发现我看完这么多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或者收获,生活还是原来的样子,我没有变得多厉害也没有比别人多考几分,读了许多和专业相关的大部头唯一有用处的地方就是老师上课提到的时候我可以说我看过。到这是我才发现读书不是读的越多越好,囫囵吞枣的读1000本效果让你个人水平提升的非常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书里的东西你没有吸收,没有变成自己的,看完书只是把书翻了一遍,并没有记住什么,更别提学会什么了。
反思后的我在第二学期改变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我上了知乎豆瓣,学习大V的读书方法,先确定阅读主题,然后泛读精读相结合,上来先看目录,粗略过一遍然后做思维导图,把书中好的句子、重要的知识点都摘抄下来,做读书笔记。这么一趟下来自己感觉很满足,虽然一遍阅读一遍做笔记来回切换思维让我脑子有点乱,虽然做完笔记基本上从来不会去看第二次,但是书被我读薄了,笔记也做了,这下可比原来囫囵吞枣的阅读方法强多了。我坚持了大概一个多月,笔记本都写了快半本,尤其记了很多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笔记(当时我是班里的班长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有一天我在班里给大家开会让大家就近期班里的工作提意见,我沾沾自喜的想,看了那么多管理的书做了笔记应该工作能做的比以前好了,结果什么样相信你们也猜到了。班里同学的反馈和原来没什么变化,甚至有些还不如从前。这个时候我发现做完读书笔记,知识还是知识,我还是我,我把它抄了一遍不代表我就学会了会用。
我又开始对自己的阅读方法改进了,我通过朋友的推荐阅读了拆书帮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完立刻将其奉为瑰宝,感觉自己茅塞顿开,得到了绝世秘籍。赵老师的方法叫拆书法,这个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是阅读的时候将书中的知识点先用自己的话叙述一遍,然后再想想自己生活中有过类似经历是什么样的那些没做好,最后你通过阅读得到的知识要怎么改进你的做法,这三步都是写在便利贴上,随写随粘书上,阅读过程中可以先把重要的地方沾着,读完全书再回来写。当时我想,这个方法好啊,不仅知识过了一边脑子,用自己的话自己的语言过一遍,再结合自身实际改进,完全就是知行合一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啊,于是我又兴奋的开始自己的阅读。还是过了一个多月,我发现这么读确实比前两种方法有效的多,但对我来说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我的书大部分都是借图书馆的,写的便利贴看完后都贴在自己的一个笔记本里,刚看完还好,过了几天一周,没什么印象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实在是不方便找,便利贴黏性没了还容易丢,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同书籍侧重点不同,同一个类型的书籍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完全不同,这个时候我就傻眼了。后来我把记在便利贴上改为记在笔记本上,方便再次查阅,结果记着记着成了以前的读书笔记,弄得我完全没有再看的心情。
是的,我又对自己的阅读方法改进了,厌烦了拆书法的我又做出改变了。我读了本书叫《把时间当朋友》,通过这本书我开始关注李笑来老师,李老师说他自己已经不看纸质书了,电子书方便检索收藏做笔记,而我在知乎上关注的许多大V也开始推崇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放空自己的大脑,把传统需要记忆的东西交给电脑,人脑是来思考的。我一听,豁然开朗,说的太对了,立刻注册笔记账号,买了kindle,一口气收藏好几个kindle资源网站,雄赳赳气昂昂一股脑下了一百多本大牛推荐的电子书,关注了几十个公众号,每天看到“提升xx的x个方法”“x招教你学会xx”的文章一股脑收藏到笔记里。后来的结果你们应该也猜到了,kindle购买的激情褪去,偶尔打开一次一更新就是十几天二十天的狗耳朵日报,印象笔记换到为知笔记不变的是永远堆满了不会再看第二次的各种鸡汤。是的,我的阅读方法又一次失败了。
阅读到了这个阶段,我已经对绝大部分所谓阅读方法、书单之类的东西到了看到就想吐的地步,我经常问自己,阅读方法从1.0到4.0,这用的方法看上去一个比一个高级,为什么效果还是这么差?
3.总结有效阅读概念
我想了很久,今天又把自己的阅读经历写下来梳理了一遍,发现自己在不同阶段遇到的是不同的问题,而找到的方法又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始终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阅读,化书中知识为己用。
回首自己阅读的四个阶段,我发现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囫囵吞枣—太多记不住--如何记住知识
粗暴抄书—太累没效果--如何掌握知识
拆书法—太散成鸡肋--如何形成体系
电子书阅读—太多成阻力--如何选择真正的知识
针对这四个问题,我想把有效阅读非虚构类书籍的方法定义为一种能够将所阅读的有价值的知识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为自己所用的方法。好吧,这个定义总结的看上去不太科学TAT。但是你只要知道它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上四个问题就好。
4.如何解决
仔细琢磨这四个问题,可以发现其实本质上是关于如何实现阅读的有效输入输出的问题。如何记住和选择知识,如何有效的输入学习吸收有用的知识,而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并形成体系为自己所用则是关于如何输出成果指导实践。
阅读本身是一个输入的手段,我们在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阅读向自身输入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如何选择书,选择符合我们需要的书;如何安排阅读的进程,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这两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前任的经验,主题阅读、名家推荐、思维导图等等解决方法有很多,前文中我的经历里也有提及,我认为这些方法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上是有效的,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有了输入,当然必须要有输出,只有经过输入-内化-输出这一流程,阅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而高效的输入,我想主要是对阅读中输入过程的最大反馈集合。比如,你在读完一本书时,要知道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有哪些案列?这是初步的你对输入阅读材料最直观的反馈,上升一层,这本书的作者是如何写作的?怎么安排全书结构?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观点、思路、逻辑顺序是怎么样的?再上升一层,这个问题引发了你怎么样的思考?你认同或不认同作者的观点?同你过去的认知有什么差异联系?你如果要写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会怎么写?三个维度,一是作者视角对书本身内容的反馈,二是旁观视角跳出书的框架看书的反馈,三是上帝视角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来重构,三个维度都用文字写下来,让自己不断组织打磨自己阅读后的收获,这样的反馈相信可以做到有效二字。
我一直很喜欢的“输入-输出”这个反馈模型,我对有效的阅读的思考最终也是基于这一模型,这应该才是我们阅读中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和关键所在。相较这一本质问题而言,我想看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做笔记是抄好句子还是写自己的感悟这些问题应该都会有答案了。
5.结语
可能有人会说什么解决方法啊,之前经历讲了一大堆,最后解决方法这么随意,也不标清楚1.2.3,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我想说,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不断思考最后得到了现在的结论,我把他们写下来不是直接告诉你第一步怎么样第二部怎么样教你做到高效阅读的,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只能水土不服,我希望我的一思考能给你带去启发,那我就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