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气球可能毁了一个孩子的未来

一天我正在餐厅用餐,正吃着就看见从门口进来一三口之家,其中男孩大概5岁左右。一家人风风火火的,看来也是饿极了。

孩子的爸爸正要到服务台点餐,孩子却被一旁五颜六色的气球吸引,小声地说:“爸爸,我想要一个气球。”

话音刚落,父亲立刻呵斥到:“别动,要气球干嘛!”这时孩子僵住了,可怜巴巴地看着五颜六色的气球,特别想拿一个,站在气球旁边就是不走。

这时孩子的妈妈着急地喊道:“快过来坐下,还愣着干什么?”孩子还是怯怯地站着不动,撅着小嘴似乎在嘟囔着什么。

孩子爸爸看了不耐烦的说:“好吧,好吧,你就拿一个吧。”孩子听到后立刻高兴地拿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气球,正要走向餐桌,孩子的妈妈大声嚷道:“你把气球先放那,等吃了饭再去拿。”

孩子惊吓得又愣住了,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不知所措的大声哭了起来,弄的整个餐厅的人都看向了他们。

因为我正对着他们,整个过程看得清清楚楚,把我急得真想上前说两句,但是又觉得会更添乱,就作罢了。

可是让我对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感到愤愤,难道尊重孩子的内心有这么难吗?

我总是在想,如果这个事情是这样发展的,该多好呀!

还是一家三口走进餐厅,父亲在服务台点餐,孩子被旁边五颜六色的气球吸引,对爸爸小声地说:“爸爸,气球特别漂亮,我想拿一个。”

爸爸看着孩子期待的表情,转身问服务员,这些气球可以拿一个吗?我家孩子特别喜欢。服务员很爽快地答应了,本来这些气球就是为小朋友准备的呀。

于是孩子从服务员手中接过气球,高高兴兴地跑向妈妈,让妈妈一起分享他的喜悦,相信这顿饭会吃得特别香特别美。

再或者孩子的爸爸对孩子说:“你如果想要气球,你就自己去问问阿姨,如果阿姨同意了,你就拿一个玩。”

要知道当孩子非常渴望得到某一样东西的时候,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克服内心的胆怯,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好语言,而且还要做到有礼貌,吐字清晰。

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能很好的做到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和陌生人说话的胆量,可是,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却往往被很多家长忽略了。

取而代之的是不耐烦和训斥,美好的心愿总是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一个气球何况如此,更别说其它的事情了。

许多家长永远是站在绝对的制高点去批评孩子,训斥孩子,为孩子决定一切事情,觉得自己永远的对的,孩子永远是错的,孩子的要求永远是过分的。

总是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理解孩子,好好地与孩子沟通和解释,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形成矛盾体,相互沟通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封闭自己或者越来越粗暴,这对孩子今后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都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我们在看孩子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

如果发现孩子脾气暴躁,遇到事情大嚷小叫,有时还会对其他孩子使用武力。

那么想想自己平时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对孩子大呼小叫的,是不是也是用高分贝的吼叫把孩子制服的。

其实这样解决问题只是暂时的停息,孩子是不说话了,但问题还在,留在了孩子的心里。

以后可能在另外的场合爆发,因为孩子觉得强势能够解决问题,对方能够被制服,那种胜利快感在父母那是从来没有的,孩子就是想证明我也行,而不是父母认为的什么也不行。

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极度的封闭自己,自卑不自信,甚至得抑郁症。

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孩子稍有不顺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就是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思想没有疏通的管道,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口,只能做出偏激的行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有时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夸这孩子家教真好。其实这种优良的家教,不就是家长平时的言传身教吗,更重要的就是源于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尊重孩子的内心,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养育孩子,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种修行。是在不断地自我反省和认知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孩子一起规划遵从内心的美好未来,而不是想着如何去征服孩子。

五彩缤纷的气球渴望飞上蓝天,天真无邪的孩子向往着自由。

简单粗暴的家长,如果能拉着孩子的手,一起仰望天空,看看自由飞翔的的小鸟,我想,孩子今后的生活一定是色彩斑斓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136评论 2 14
  • 一阶回来进共修群写觉察日记有点像完成任务。复训回来爱上了写觉察日记,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因为有了自我觉察才会有东...
    綦芳阅读 1,027评论 0 1
  • 李茂硬笔书法
    洗墨人阅读 2,144评论 0 0
  • 避雨篱下耄耋人,冷雨寒冬湿漉身。 棉薄不御凛冽风,蜷体难移墙角根。 过客急行忘同情,唯恐慢步财散空。 莫道世人冷漠...
    倚树阅读 1,495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