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年轻的时候深受周世宗柴荣器重,屡立战功,后来年幼的周恭帝即位,赵匡胤被任命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公元960年,赵匡胤受命出兵北上抵御北汉和契丹的进攻。当大军行至陈桥驿,经过精心谋划,手下将领突然将准备好的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随后,赵匡胤回师开封,逼迫周恭帝禅位,自己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他为宋太祖。
在当了十六年的皇帝后,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来宫中饮酒,酒后二人同宿宫中,第二天清晨突然发现赵匡胤暴毙,年仅五十岁。在赵匡胤死后,其弟赵光义即位,史称“宋太宗”。
关于赵匡胤的暴毙,有人称在二人饮酒的当晚,隐约看见在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躲避,又听见赵匡胤拿着斧子击打地面,并大声说:“好为之”。在发现赵匡胤暴毙后,他的皇后赶紧让心腹太监召儿子秦王赵德芳前来处理后事,而这个心腹太监早已被赵光义收买,太监没有去通知赵德芳,而是直接去找赵光义。皇后见到赵光义,连忙向他乞求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回答:“共保富贵,勿忧也!”这就是历史上说的“烛影斧声”。
你肯定奇怪,在中国古代,皇帝位一般都是传给儿子的,更何况当时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已经24岁,四子赵德芳已经15岁,后来为何是他的弟弟即位,而不是他的儿子。这不得不提到宋朝历史上的“金匮之盟”。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当时“金匮之盟”的具体内容已不得而知。据《宋史·杜太后传》记载,当时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前来,她问赵匡胤知道自己是如何能当皇帝的,赵匡胤回答说是因为祖上的功德。杜太后说是因为周世宗让自己的幼子继承皇位,如果继位的皇帝年长,还轮得到你赵匡胤当皇帝吗?所以在你百年之后,你就传位给你的弟弟赵光义。于是,赵匡胤哭着答应了下来,并且杜太后让丞相赵普手书记录了下来,并放在金匮中命人妥善保管。
而赵光义即位后,为了打消朝廷内外的质疑,他将“金匮之盟”公之于众,声明是先帝赵匡胤承诺母亲杜太后,死后将帝位传给自己。虽说如此,但是赵光义仍有弑兄的动机。当时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已经年长,这对赵光义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虽说有“金匮之盟”的保证,但是他显然还是很不放心,万一兄长不履行诺言呢?赵广义是有动机铤而走险的。另外,北宋时期的私史也有记载,说当时他们约定过“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廷美就是赵匡胤的四弟赵廷美,也就是约定赵光义死后传位于四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再将帝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这也称为“兄终弟及”。
不过大家都知道,赵光义死后并没有将帝位传给四弟赵廷美,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而且,在对待赵匡胤儿子的态度上,赵光义一直为人诟病。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因受到赵光义的训斥,羞愤自杀而死。而赵廷美得知“金匮之盟”一说后,对赵光义十分不满,甚至谋划篡位,阴谋泄露后,被罢免官职,后忧愤成疾而死。
当然对于赵匡胤的死,历史上也有人说赵匡胤有酗酒的习惯,长期过量的酗酒使得他的身体状况严重下滑,后来甚至骑马都坐不稳,当天饮酒后的暴毙也许只是偶然事件。
虽然历史的真相如今已不得而知,但赵光义的种种行为,在历史上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