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结束,在这开始

大学生经历与思考分享

1

2017年毕业,2017年升学。

明明是在同一年发生的,却觉得是在两个不同的时期。

2017上半年给我的太多,我很难在文字上给它一个完美的定义。但现在可以在文字上概述我的下半年。

在结束一个用了三年的身份后,毫无准备的被时间推着迈进这个未来四年都要带着的标签里,可是,这不是我想要的身份,是我很不想接受的。

初始的迷茫与好奇不安,到后来的失望,这两种相反的情绪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快速在我脑海中转换。

对学校的失望之时,慢慢转向对家人的想念。

夜晚无缘无故的心酸是眼泪的催化剂,可是这种homesick的情况在寝室只有我一个人患上,室友们的注意力永远在手机上,还有手机那一端。

之后,我再和家人通话时,就突然听见他们叫我名字的那一瞬间,眼睛就开始发酸。

我很想知道以前那么想离开的人为何现在这么恋家?应该是意识到“当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就知道,以后故乡只有夏冬,再无春秋。”

2

在正式上课之时,各种学生会,社团的招新活动也陆续开始。

那时也和以前的朋友聊到各学校事情顺带说到了这个话题,他说,其实学生会没有中学时期的好,可能它会让你遇见相似的人,但它给你最大的作用就是这个了,在你的大一阶段,学生会能帮上你的很少。

而我那时想的和他相反,或许它可以帮助我。

可事实证明在大学里只有你自己可以帮自己。

我不清楚那些双一流的大学的学生会是怎样的,就直接说我自己的就好了,好像很闲,但是又好像要做很多事情,那么多事,可真正忙起来的却没有几件。

那时候看到一个笑话:打开QQ,看见刷屏的“收到”,不管什么先回复一个,再向上滑几页看那条@全体成员的信息。

我更想说的是,不管怎样只有进过学生会的人,才能真正懂得那种无奈又遇见欣喜。

3

曾经高中老师说,你们只要出了高中,要想再找到像中学老师那样教你读书的老师,有钱也抢不到。

想想那时还笑的自己,真心觉得当年不珍惜啊。

大学公共课多,教室大,人多,有的老师点名都需要用上半节课的时间。

每次课间换教室简直是一场人挤人的游戏。

刚开始上课第一排是有人坐的,老师还是很热情的,过了两个星期,除了听不懂又想努力听懂的高数课外,前两排基本无人。

同样,随着上课时间的加长,玩手机睡觉的人成直线上升。

课是有人的,就是灵魂不在。

4

这是我的大学,很想离开却又舍不得。



作者丨新路白,大一学生

编辑丨张困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一个想的比较多的人,也是一个单纯的人、唉跑题了。 我喜欢一个大我三岁的人,我想表白可是我试探了一下,她...
    农夫山泉_阅读 1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