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的公号“狐读狐看”看到她写的电影《港囧》观后感,其中提到“碎片化”的人们被这部“碎片化”的电影掐住了七寸,因而在剧情支离破碎的情况下,依然票房大卖。
心有戚戚然,今天就聊聊关于“碎片化”的事儿。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步入信息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使得人们颇受信息过载之苦,因而各种“微文化”应运而生:名著变成了名句,文章变成了文摘,电影变成了微电影,博客变成了微博,信息变成了微信。140字的限制和60秒的语音,成为很多人输入和输出的主要模式。
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总感觉字数太少,语音太短,完全不够表达我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的思绪和情感。直到大家都开始用起来,我也就半推半就的从了这个潮流。
后来便发现了“微”的妙处,省时省事,省心省力,不需要想太多,可以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新鲜信息碎片,满足我永无止境的猎奇欲。既然如此,何必舍易取难的,去看那些鸿篇钜制、去听那些长篇大论呢?
毕竟“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嘛!
可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者众,“一叶落而知秋“者寡。慢慢的我就发现了,我的思想、我的认知、我的表述开始变得“碎片化”了:看待问题越来越肤浅,认识事物越来越浅薄,表述内容越来越支离破碎。写惯了140字,再去写1400字,再去看14000字,好像变得困难了很多,往日“倚马千言”,如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说惯了60秒(大部分都不到30秒),再去做一个5分钟的主题演讲,却再也找不到以往那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大师。
大师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微博得浅薄,种微信得昧心。”
恍然,大悟。
(以上纯属自问自答,大师勿怪)
苏霍姆林斯基对“念书与读书”有段精彩的论述: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小时的朗读积累,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阅读积累。
我这样猜想:碎片化的信息接受到一定的时间和数量,也许会反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从而导致相关能力的退化。必须有足够长度和深度的内容进行补充刺激,才可以让人的心智模式不断优化。
就像锻炼肌肉,只用小重量的哑铃,很难练出大块的肌肉。只用大重量的哑铃,肌肉也很容易练伤,可是如果用大小重量的哑铃轮流刺激肌肉,可以更快更好的达到想要的效果。
所以,不是说要完全摒弃这些“微系列”,它们可以作为零食,调剂生活,增加乐趣,而真正有深度有高度的内容,才是真正的主食,虽然需要反复咀嚼,需要细嚼慢咽,可是它们,才是真正维系我们灵魂的宝贵给养。
认识到这点,有意识地控制“碎片化信息”的侵袭,主动有效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选择性的阅读、倾听、交流、写作,才能在漫漫长路上磨练出深刻的思想、严密的逻辑和理性的光芒,从而修炼出混元一体的心灵。
附宋代柴陵郁禅师悟道诗一首,以飨读者,共勉之: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牢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福利-tfo7y:Uber优惠码,首次使用输入此优惠码可得30元车费
点击链接,可以看到朋友的公众号“狐读狐看”的精品文章:《港囧》:我们都被徐峥掐中了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