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味咸,苦寒)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味苦甘,平) 大黄三两(酒浸,味苦寒)
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刘渡舟
这条说的是蓄血重症的辨别。脉微而沉,反不结胸,根据多人的体会,这里应该有个误下的过程。病发于表,泻下后往往导致水热互结的结胸,但是这里没有变成结胸,而是发狂了。热结于下焦,所以少腹当硬满,医生用手摸可以摸到胀满。下焦实证一般两种情况,一种是水结,一种是血结,鉴别就是看小便有没有问题,小便没有问题就是血结。
这里血结要用抵挡汤,桃核承气汤主要是少腹急结,血自下,有自愈的机会,而这里应该是淤血成型了,所以非下不可。
胡希恕
太阳病六七日要传里,但是这时候表证还在,同时脉微而沉,那么表证指的是表热说的。脉微说明血液有所阻碍,里有所结,所以沉微。这时候应该结胸,但是反不结胸,人发狂,比桃核承气汤厉害。这里不是热结得问题,而是血结,这时候少腹应该硬满,一种可能是小便不利,所以小腹硬满,是膀胱蓄水;一种可能是小便自利,和水没关系,纯粹是血瘀的问题。
临床上观察,病人平时就有淤血,就是静脉有瘀滞,因为盆腔这个地方膀胱大肠这里有大量的静脉血管,古人称这里为血室。淤血在这里最容易发生,平时就有,赶上外感证,就会发作。用桃核承气汤还是抵挡汤要看情况,桃核承气汤是如狂,有时还下血;但是抵挡汤绝不下血,比较顽固,重一点的淤血都要用它。
刘志杰
太阳病六七天,又出现别的症状,表里证都有,但是表证不严重。脉沉微,一般是三阴问题,这里没有三阴症状,那么就是瘀滞痹阻的脉象。结胸,也是瘀滞,但是寸脉还是偏浮。这里也没有结胸的症状。病入阳明,所以高热躁狂,热结下焦,大便一定是干硬的,痞满燥实坚,热的厉害就要影响神志。如果小便正常,那就是阳明於热互结,大便能够把淤血排出去,那么热也随之清了。这里是因为热入阳明,煎熬津液,导致血液凝结了,所以叫於热互结。
血瘀质典型的是还是自言腹满,其实不满,但是这里是真的硬满,因为它还有阳明腑实证,所以要看是否口干口渴舌苔如何。眼白有黑点也是有淤血的标志之一。抵挡汤不必尽剂,淤血严重的可见下血,或者黑便,轻症连黑便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