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和男朋友开始谈婚论嫁了,却因为彩礼的问题两家闹得不可开交,女方说以老家的习俗,最少也得给八万八的彩礼,男方希望能少给一点,他给出的理由是: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本来工资就不高,父母是农民出身,这些年供他们兄弟姊妹几个上学,本来就没有什么积蓄,再加上男方工作前两年买了房,房子烂尾了,却不得不每个月还还着房贷,接下来小两口要是结婚,还得考虑再买新房,如果真的要给八万八的彩礼,也不是没办法,但他们暂时就没办法买新房了,结了婚也只能住在宿舍里。但女方父母却坚决不同意彩礼少给,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女儿很优秀,要身高有身高,要长相有长相,要工作有工作,凭什么要的彩礼要比普通那些收入、长相各方面条件都差的姑娘要得少。
对于朋友的事情我不想妄加评论,毕竟自己不是当事人,无法真正了解其中的情况,但近来总是在各种平台上看到关于是否该要彩礼的文章:大概意思都是,女生谈婚论嫁一定得要彩礼,不要彩礼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作为一名女性,其实对于这种说法我是十分不认可,如果真的给高彩礼就能幸福,不给彩礼的婚姻就不会幸福,那还谈恋爱做什么呢,不如直接搞个拍卖仪式好了,谁给的彩礼高就嫁给谁。
给彩礼是我国历来的一种习俗,尊重习俗无可厚非,但近些年来很多地方给彩礼变成了一种攀比,甚至将给彩礼的金额高低用来衡量女方的价值,这让很多人把给彩礼等价为了卖女儿。
在我看来,给彩礼一来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二来是父母给一对新人组建新家庭的一点启动资金,家庭条件好的可以多给点,家庭条件差的适当少给一些,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双方感情自是不用多说,以后大概率会成为一家人,但如果因为彩礼的问题,两家人反目成仇又又何必要呢?
在给彩礼的问题上,作为男方,应该尽自己所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自己心爱的女子在礼数上能该有的都尽有,毕竟一辈子就结那么一次婚。而作为女方,也应该体谅男方,毕竟结婚还得一起过一辈子呢,在彩礼的金额上有就多给些,没有就少给一些,没必要让男方“打肿脸充胖子”通过借、贷的方式来承担高额的彩礼。既然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夫妻双方都应该互相体谅,互相理解,这样才能让一个家庭能够和谐、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