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因为有在全区教育工作大会上的汇报,一直在反反复复修改发言稿。周六又担任了优质课的评委工作一天。钟杰老师讲座那天很遗憾没有参与现场听课,在周日抽出时间,专注地学习之后,的确受益匪浅。
关于时间管理,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其实已经了解不少。在喜马拉雅上很早就听到了叶武滨老师的时间管理课程,了解了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购买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但是,可悲的是,并没有真正地认真地去梳理自己的时间,没有真正的践行。
钟老师的讲座让我震撼、感动也让我惭愧。老师讲座之后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梳理一下自己的碎片化的时间。其实我知道,这些时间一定是有的。虽然我们这些小学老师真的很忙,很忙!
尤其是担任语文、班主任、或是还兼任学校管理的我们则更忙。
这是我,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二十七年的中年教师的一天。
清晨五点半的闹钟响起,我挣扎着开灯,赖了十分钟起床。
简单收拾之后,坐在桌前,打开电脑,准备晨读。这的确是我给自己找的事儿——参加了一个读写训练营。(每天读书不少于五分钟、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原创文章、为两位同学的文章做点评)虽然辛苦,但是每天逼着自己成长的感觉其实也很不错!找一首自己喜欢的背景音乐,打开书开始朗读《人间值得》这本哲理小书。读后倒也觉得神清气爽、气定神闲!
六点十分,打开学习强国,最近一直在听《阅读力决定学习力》这本书。边听书,边洗漱,还要时不时点一下学习文章。
六点四十,吃早餐,同时学习“甘肃党建”,视频学习需要三十分钟,还要为名师工作室的伙伴们发每日一诗,为静小朗读者群的孩子们每天发儿童诗。
七点十五分出门,找到共享单车,骑车上班。
七点二十五分,到学校,人人通打卡。上四楼进教室先把学生看一眼,提醒班干部帮忙收作业。
七点五十会议室开会,迎接开学工作检查。
八点半会议结束,直接到五三班教室。为今天就要参加教学能手大赛的老师指导最后一遍试讲《桂花雨》。
九点下课,因为第二节我有课,她今天上午就要去比赛,所以我们抓紧时间站在楼道,再次说课,帮她梳理课堂脉络,精简内容,突出重点,教师让学给学生,老师少讲一些,让孩子尽量表达展示展现。老师已然非常优秀,鼓励她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九点十分,进教室给孩子们上课——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第一课时。
十点,在课间和个别学生交流,和我的语文小组长们开了小会。提出新学期收作业和同学沟通时要注意的地方。磨刀不误砍柴工,培养班干部也是一项重要的事情。
十点半,回到办公室,批作业。
十一点,制作《“双减,我们怎么做”双减政策学习》教师校本培训表格,在学校群里发通知,让老师们根据昨天的培训内容,下载打印填写,在下午下班前收齐。
接着和科室同事商议,开学检查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准备?把材料抱到会议室。
十二点,放学骑车回家。路上停下来,参赛老师打电话,给我反馈参加比赛的情况。有满意也有遗憾。
十二点半,回家吃午饭、洗锅。
下午一点,午休。
下午一点半,起床收拾,骑车两点到校。
下午两点十分进教室午读,上课,《草原》第二课时,布置作业。
下午三点二十,回办公室,签阅全校二十五位语文老师的教案。回收校本培训表格,打印封面,加在抽杆夹。
下午四点,进教室,安排不参加延时服务学生的作业。
下午四点十分,回办公室,查找修改《五项管理之课外读物管理方案》,打印装订。
下午五点半进教室,进行最后一节课的延时服务,指导学生完成语文配套练习第一课《草原》。
下午六点学生放学。回办公室继续整理材料。
晚上七点,和同事离开学校。
晚餐之后,八点半出去银行办事。
晚九点,坐在书桌前,备课,并且开始完成读写训练营的作业。
晚十一点三十九分写完作业。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的确,其实这一天的二十四小时,还有可以挤出来的时间。可是自己在记录和梳理的同时,心中更是悲凉和苦涩。或许是想要的太多,对于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不是很清晰,不能真正的放弃和拒绝一些浪费自己时间和经历的时间,导致自己日复一日,更加忙碌、更加焦虑。
身边有朋友已经放弃了一些手机APP上的学习任务,更有很多和我同龄的以及年轻的同事并没有给自己安排如此多的学习和挑战。
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主动给自己这些学习和挑战呢?
那是心中总是按捺不住的一种渴望,一种希望、一声声的召唤!向钟老师学习,做好取与舍,认清楚自己的现状,明晰目标,管理好时间,不再拖延、不再为自己找借口,认真地好好地努力地开心地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