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晚,做梦,想到儿时,住在院子里的样子,那些墙,那些曲曲折折的胡同……还有被拆迁,离开时的不舍,想起来,感念时间的力量,感慨那些时光,十几岁的自己,在即将被拆掉的墙上,写下了“再见了,我深爱的房子”,那几个字在那片被拆的废墟上矗立了很久,成为,我找到自己家的标志……
现在“故乡”,“故居”只是成了词。1994年,冯骥才老师为了保护天津要拆的街巷,组织一百多位摄影师去拍照,最后房子拆了,艺术家把它们留在了无声的作品里。
现在很多艺术家,他们在为我们保留过去的故乡,创造未来的故乡。早晨读书,诚如白岩松所说,很多年后,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当你看到这本书,或那幅画的时候,你会知道,这是中国,这是家,走不丢的。
墙可以被拆去,但文化不会。
“哪怕我们失去家园或远离故土,依然会在艺术家的作品集知道,这就是中国”------白岩松
再不好好重视文化,我们将来拿什么回忆,拿什么找到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