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体验】体验法式浪漫-巴黎高等政治学院留学小记

巴政体验

在巴黎政治学院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大致可以从课堂学习、课后延伸和日常生活三个部分来和大家唠唠~

1. 课堂学习

巴黎政治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类别分为lecture、selective、seminar三种,其中lecture课程的规模最大,会有100到200多人不等,selective和seminar则是小规模课堂,一般不超过20人。

大多数人不可避免的就是语言问题。巴黎政治学院是一个以多语言、多种族为特色的人文社科院校,全校有来自150个国家的43%的国际学生,所以巴政会提供许多英语授课课程供学生选择。由于我本科时就有在伦敦做交换生的经历,所以一开始对于英语授课并没有太紧张。但是第一周上了几门课后就发现法国老师说英语的语音语调还是有很强的法语习惯,如果没有比较好的法语功底的话一开始还是比较难完全跟上的,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经过两三周的适应之后状态会稍微好一点。但是总的来说没有感觉到语言障碍对课堂学习有比较大的影响,一方面研究生的课程都会有一定量的课前阅读材料,只要认真阅读提前稍作思考,上课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跟上核心内容;另一方面,老师大多使用PPT辅助教学,并且课前会将PPT上传到校内学习平台上供下载,PPT也可以帮助理解上课内容。

巴政的课程评价机制中非常看重出勤率,一般来说一门课被记录两次缺勤就会直接fail,尤其是selective和seminar课程由于人数比较少,老师会直接记住每个人的名字,所以即使不点名缺勤也有被记录的可能,lecture课程经历过直接点名、Google问卷点名、扫二维码点名等各种方式。

在学习方式上,我选的课程都比较注重实践研究,理论性不是很强,但是阅读材料和课堂讨论是上课的日常。考核方式上我经历过交论文、当堂笔试、口头问答这几种,总的来说课程学习压力不是很大,学习内容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

2. 课后延伸

巴政的学术奖座和交流会的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向所有学生开放,所有信息都会通过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每个人的巴政邮箱。此外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使用起来也非常便捷,尤其是在期中和期末写论文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当然这两年的学习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了对于谷歌学术的搜索和利用效率,这对回国后的学习研究也是非常宝贵的能力和经验。

课后学习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就是group research。在我所参与过几次的group research中所遇到的组员虽然来自各个大洲各个国家,很幸运的是性格上都比较容易沟通,而且也都能在小组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思维上大家取长补短,既能够互相激发灵感也会互相为了把一个课题做好而妥协让步。总的来说,group research的流程以及主要方式和在复旦学习时大体相同,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在不同教育文化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朝着一个“把我们的课题做好”的目标走的时候,大多都显示出了善于合作的特质。

此外,课余时间学院或者某一门课会组织一些野餐和晚餐会的活动,都是自愿参加,也是一个可以交到朋友的方式。

3. 日常生活

在巴黎的日常生活是充满乐趣的,就像海明威所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下课后无论是背着书包逛一逛奥赛美术馆还是和朋友约在咖啡厅随便聊聊天,或者仅仅是在卢森堡公园里面坐着,翻一翻书,享受一下冬日午后两三点的太阳,巴黎都能给你惊喜。这是一个古老厚重而又生机勃勃的城市,既可以享受丰厚的艺术文化沉淀又能够感受到最新的时代潮流,体现在文学、影视、时装、饮食各个方面。

巴黎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即使环境和设施不怎么样,地铁和巴士基本可以到达小巴黎任何地方,并且每一站间隔只有几百米,经常站在一条路的路口往前看,就可以看到不远处下一站地铁的进站口路标。

在生活上,巴黎高昂的人工费用让快递、外卖这样的服务远远很难和国内的便捷相比,尤其是刚开始在巴黎生活时还是会有一些不习惯。巴黎没有24小时的便利店,商店不论大小基本在晚上7点前就会全部关门,餐馆和酒吧倒是会营业到凌晨。此外,巴黎的超市和商店在周日都是整天不营业的,只有少数比较大的超市会在上午营业几个小时。

欧洲旅游

由于在学期中的时候巴政会有一个10天左右的秋假,以及期末完成所有考试后大多数朋友并不会直接立马回国,所以旅游也是这两年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宝贵经历。

因为持有法国学生签证在达到法国后可以在当地移民局办理长期居留贴纸(如下图),所以在申根国家内旅游就不存在签证方面的障碍了,但是要注意在出发前过滤欧洲非申根国家的目的地。欧盟国和申根国是不一样的概念,比如挪威、冰岛、瑞士等国家不属于欧盟,但是也是申根成员国,所以持有长期居留贴纸也是可以顺利入境的。

申根国内部的机票和火车票价格都不是特别贵,提前购买的话还经常会有special offer。而对于几个北欧国家来说,很多火车票甚至飞机票都会有学生折扣,购票时选择学生票,乘车或登机时带上巴政的学生卡备查就可以了。

在整个过程中,被许多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段研究生的经历?在去之前所有的回答都是一种设想和虚构,在真实在法兰西、在欧洲的土地上度过了近6个月的时间后,这个问题的答案才算尘埃落定。

研究生的这段经历就像一个人生的混合容器,因为一个人突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学习、生活、心理、身体等各种缓慢而潜在的矛盾都激发出来,面对很多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独自去努力解决。也许最后我想要的也并不是事事完美面面俱到,也没有期待过如同很多心灵鸡汤里面说的“变成更好的自己”,只是这个过程本身、勇敢去面对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以及和自己和解这些事情本身才是我自己更加看重的经历和经验。

此外,在国外这样一个完全脱离了熟悉交友圈的环境中我发现孤独并不会让人麻木和失落,适度的孤独感能够让我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对待生活的很多事情上变得更加专注和沉静。孤独让我更好地专注自我,进而更好地认知了自我,因为和在国内呼朋唤友相比,在国外的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感到无事可做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就正好被自己拿来思考,做家务的时候,跑步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常常一边做着这些事情一边在思维的海洋里神游,去触碰各种人类情绪的边界。在这些过程中更明确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相处,与自我和解。

而在这两年的过程里,旅行也让我在自然中获得了很多和城市完全不一样的另一种趣味和美丽。在欧洲大陆最西边的罗卡角、在沉寂凌冽的冰岛南岸,在冬季的亚平宁半岛、在温柔的巴塞罗那海岸,在自然中游历让我心中的一个声音更加坚定:去看更多的风景,去思考更多的未解之谜。

更多留学精彩分享,请关注学带飞留学求职笔记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