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兴趣广泛?难怪你不成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你不能直接理解上面标题,我还可以再补一刀。

   你情人很多?难怪你没真爱!

  你孩子学过很多兴趣班?难怪你问他喜欢什么他一脸迷茫!

   道理是一样的。

   生活中,当你听到一个人除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以外,还爱如书法绘画,健身旅游,烹饪,各种乐器,民间传统手工艺等等,你会不会两眼放光,对他们的多才多艺以及生活的丰富多彩顶礼膜拜。

   好吧,我曾经也是这样,不但艳羡,甚至对比过后有点小自卑,曾几何时,给自己施加压力,让自己也去get几样技能,然而,并不快乐!

   随着阅历不断加深,也在不断尝试的体验过程中有了些许感悟,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变的淡定下来。

   相信大家都听过二八定律,如果把你80%的精力用在20%最重要的事情上面。那么你收获的结果必然是不同的,要记住,你不可能把精力放在所有的事情上面,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

   兴趣爱好也是一样,你爱好越多,就会一定比例占用你的时间精力,所谓术业有专攻,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多才多艺艺不精,专精一艺可成名,古人这些智慧无一不告诉我们专注的可贵!

   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专精为本,涉猎为辅,兴趣爱好还是要有的,毕竟其他方面的涉猎能为我们专注的行业带来新颖的观点,促使我们在自己专注的领域更好的前进。不过得适可而止。

   放眼望去,古今中外,无论哪一位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专注的人,甚至我发现一个奇怪的规律,很多有巨大成就的人都拥有偏内向的性格,而内向的性格往往更容易专注,无论是科学界的牛顿,爱因斯坦,还是商界富豪比尔盖茨,中国的李嘉诚等等,前不久,在一篇公众号文章上看过一篇关于内向与成功的论点里有提到,内向的人,拥有很强的内化能力,他们减少不必要的人际交往,少言语,更加专注内心想法。

   我的理解是,他们尽可能的关闭与外界联通的五感,没有了外界的干扰,思维更加清晰,缜密,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此一来,就更能专注精力在一件事情上。

 更有意思的是,我曾在孤独症天才丹尼尔.塔米特写的《我的IQ150》书里发现了同样的原理,书里大概意思是说,内向性格的人因为大脑负责掌管语言这一块区域不活跃,所以另一块掌管创造力的区域变的较为敏感,并且,这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个非常活跃善于言谈的人,那你大脑负责创造的区域就比较贫乏,可如果你开始变的慢慢的沉默,收敛,专注,你大脑负责创造的区域也将慢慢舒醒并且敏感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简直敬佩自然造物的神奇!也愈发感叹万事均有潜在规律可循!一物盛,一物衰!只是我们人类一直在寻找的路上。连大脑负责区域都只能侧重其一,何况我们做事情。

   所以,那些脚踏几条船的渣男们是注定找不到真爱的!

   所以,那些每样都想学,每行都想做的人是注定要徘徊的!

   所以,那些从小喜欢折腾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的家长们,是注定大小都会迷茫的!

   以前,往往劝人要乐观开朗,兴趣广泛,现在看来,专注一门兴趣却成了必不可少的迈向成功的不二之路!

  当然,你有选择的权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还在台湾。 我在宜昌。 很远很远
    RoyMarss阅读 1,144评论 0 0
  • 文/再思可矣 一、 疗愈 这个题目让我想起儿时往事,上学前班的年纪,因为被妈妈责骂,一片伤...
    云溦尘阅读 3,635评论 5 11
  • 明天再写了。
    浮尘过隙阅读 1,365评论 0 0
  • 最近读完了一本书,书名叫《富爸爸,穷爸爸》。 现将书中掌握到的分享给大家。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理解了资产和负债,也理...
    一起生长阅读 3,097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