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哄……”
从小房间传来轰隆隆声。
把正在吃晚饭的婆婆,孩子和我吓了一跳。
我们寻声赶过去,原来公公卧坐地,头悬在墙壁上,一只脚伸直指着,一只脚屈着,头上大汗淋漓,双眼紧闭,看着他瘦骨嶙峋的身材,让人惊慌。
“怎么办,怎么办!”我一下子失去日常的冷静。
“赶紧去拿一条毛巾来!”。姜还是老的辣,婆婆马上把公公怀抱在自己的怀里,一边落泪一边说道!
看着婆婆焦急而又难受的样子,我更加惊慌失措。
“毛巾在哪呢?”我整个心扑通扑通的跳,寻寻觅觅,从厕所到阳台,当看到一条灰色毛巾呈现在眼前时候,犹如新大陆发现,一扯,一股脑儿往房间里跑。
我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家里的药罐好像也没有备处理老人应急药,我甚至不知道我的手应该放哪里了。
“我拨打了爸爸的电话。”女儿一旁淡定说道。
“是是是,拨打120!”我这才恍过神来,正准备拨打120。
婆婆制止住了,她说:“等一会儿再看,这种事情好几年前就一直存在,天天抱着手机不放,肯定会出事事的”
我很理解婆婆所说的。
这几个月,公公来我们这生活不愿意出门活动,每天饭吃完就卧床,抱着手机追他的红色革命剧。
我常叫他多保护好眼睛,想追剧就看电视,但他都坚持己见。
我这时,我见公公嘴唇在动,就咨询:“是滑倒了吗?”
他微弱地说:不是,是中午11点多买菜回来,觉得可可就喝了一瓶旺仔牛奶,喝不到10分钟,全身无力,肠胃绞痛,上吐下泄,中午没有吃饭,就头晕,摔倒了”。
我摸了摸了公公被磕到的后脑,后脑勺有个肿块,但没有血,再轻轻一按,他说不痛了。
“送医院吧!”我焦急道。
"不用,那是低血糖老毛病又犯了。"婆婆似乎很有经验说道,“快去泡糖盐水!”
我又慌忙地倒水,找白糖,找盐巴,心仍然无法平静,总是扑通扑通的。
平生长这么大,第1次去面对老人家的这种现场仪式感,让我应接不暇。
平常也疏忽这方面信息,观看这方面的书籍,总觉得这些事情你自己好遥远好遥远,殊不知,人如抽丝,病来山倒。
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面对老人做好预防工作,买好综合意外的老人保险,老人现只生身他方,家里的儿女若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感受,老人家异客他乡出了问题,是否有和其他儿女做好沟通,预案处理。若有意外,家里又是如何地看待,我又是如何地去解释?
这些我一团乱,连忙买了相应的保险,然后拨打他家儿女的电话,告知了此事。虽然引来飞言飞语,但内心总算安静片刻。
一晚上我没办法安定。
我都在查询有关信息,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关于如何应对老人摔倒,如何应对低血压事情,公说公有理,仁者见智。
我想,可能与老人家饮食有关,他最近寝食不安,心事重重,总是闷闷不乐,总是在看手机追剧,心猿意马,可能与思乡有关。
无论怎样,可能接下来我要做的是对老人家饮食上的关注,对他们进行日常饮食调理,沟通上的技巧处理。
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有谁有妙招可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