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7月3日 清晨
内容:《文案创作完全手册》 (美)罗伯特·布莱 著 第一章 下笔前,先搞清楚什么叫“广告文案”。
读书感悟:文案即销售
一本好书至少应该是前后呼应的。今早,我读了《文案创作完全手册》最后一小节,被最后一段话吸引,“沟通想法最重要的途径是文字而非图案。圣经里有数千个词语,但一张图片也没有。”
在网络与数字技术叠加发展的今天,看到这样一句话,真是让焦虑的文字工作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
这本书开篇第一章也开宗明义地指出:即便是在网络时代,“文案仍旧扮演者关键角色”。
因为正如书中引用《科学的广告》作者克劳德·霍普金斯所言:“人类的本质是不会变的……现代人跟凯撒时代的人没什么两样……因此,你永远不必将学过的心理学原则全部打破、重新建立。”
这些话坚定了我看下去的信心,因为之前我对于自己的写作特长一直摇摆不定、信心不足。
就像有一次我在路边无意间听到两个男生的对话:
“我真是不明白,人们为什么看不起我们的工作?”坐在交通信号灯旁的花坛上的男生,用低落的声音说。
“他们对我们的态度无关紧要……”另一个男生劝慰自己的同伴。
我听了这句话非常受触动。自己也经常礼貌地拒绝“游泳健身”类的推销。他们所作的是销售工作,无可厚非。但我心里突然冒出另一个想法,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所谓的网络营销也日益壮大,他们还这么年轻,为什么不试着把这份销售工作用创意包装一下,换一种玩法呢?
在这个庸庸碌碌的时空里,不只是这两个男生如此迷茫、焦虑。我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下面这组数据: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普及率达到53.2%。他们更多地使用网络来进行娱乐活动和消费——发送短信、社交网络分享、打在线游戏、看电影等视频以及购物,而不是为工作搜寻相关的业务信息。
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它是由需求驱动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我们在文娱消费和日常生活的数字化驱动快是因为这类消费是大机构来操控,并教育市场。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小企业是由企业领导人驱动的,数字化的渗透速度慢。就像那家健身房的老板,为什么还雇佣年轻人用发传单的方式推销自己的私人泳游馆呢?为什么不尝试新的生产工具呢?
对于文案工作也一样,时代变了,我们应该掌握新的生产工具,耕种好自己的田地。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初衷,就是我们为什么而工作?书中第一句给出的“文案写手”的定义很令我信服——“就是坐在键盘后面的销售人员。”
无论怎样,文案写手和发传单的销售人员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把公司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有句成语叫“殊途同归”,也许就是要告诉我们,尝试不同的方式也许会获得同样的效果。
上周末去海洋馆,有一家早教机构在海洋馆内,扫描送玩具,这活动火爆的比旁边琳琅满目的玩具大超市还受欢迎。一方面,我觉得这家教育机构很有头脑,另一方面,海洋馆给他们有一定的背书作用。一样的销售工作,我反倒觉得这种方式更令人容易接受。(尽管我未必真的会去让孩子去学习,但至少不反感。)
好了,书归正传,罗伯特·布莱在第一章还总结了三个“必须”:
1.吸引注意力。
2.达到沟通效果。
3.说服消费者。
小伙伴们,这三点要贯穿在文案创作的过程中,才能写出有热卖效果的文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