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挺好看的,但我还是无法理解我旁边的女孩是如何做到边吃爆米花边大声尖叫边和男朋友聊天还能边哭的稀里哗啦的,我在被电影感动这方面实在缺乏天赋,难以感受到大家被点燃的也想冲上战场的热血。
本片的导演梅尔·吉布森在十年前因为醉酒驾驶后的反犹言论被好莱坞封杀,消失在公众视野这么多年,却恰恰在今年回来了,还挺有趣的。虽然“政治正确”一直饱受争议,但今年的讨论尤其激烈,由于我的国际政治学知识过于匮乏也缺乏学习的动力,实在不宜做过多自己也讲不清楚的联想,只是单纯觉得《血战钢锯岭》这样一部满含美国传统清教徒右派价值观的电影走红,还是应该与世界历史的大环境有一定关系吧。
我一直是“政治正确”的支持者,我觉得现在人们提到的“政治正确”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实现结果的问题而非理念本身的问题。这里需要明确一下,本文中提到的“政治正确”是指狭义上的“政治正确”即“用最‘中立’的字眼,防止歧视或侵害任何人”,而非经常被混用的在政治上(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确性(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问题。
我对电影史几乎一无所知,但对于比较著名的右派电影一直都不大喜欢,比如《阿甘正传》。《钢锯岭》的男主也挺像阿甘,傻里傻气的执拗,确是异乎寻常的幸运,因为坚定的信念可以赢得一切。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实在不太相信信念的力量。
影片的前30分钟详细阐述了男主角不拿枪的原因,用了战争对自己家庭(父亲)的影响、童年阴影和宗教几重因素让这个原因非常有信服力和观众代入感。但是在整个训练和战争阶段,男主角几乎没有在这件事上有过任何的挣扎,他坚信自己的信仰,即使要被送进监狱,即使面临敌人的刺刀炮弹也不妥协,就算前期原因的建立再扎实在这一点上也很难让我信服。在被战友殴打的时候他有没有动摇过?在女朋友说你就拿一下装装样子的时候他有没有怀疑过?看到战友面对敌人枪口的时候一支枪掉过来他会怎么办?
伟大的艺术作品会论述人和物的矛盾,人和人的矛盾,但最终的落脚点总会回到人和自己内心的矛盾上,人的自我挣扎和抉择才是所有故事的终极核心。也许那些始终坚信着自己信仰的,即使受伤也要寻找自己的《圣经》的人是幸福的吧,但我还是觉得内心的挣扎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很多人用《血战钢锯岭》在票房上的成功来对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失败,我却觉得在前者的衬托下后者更加熠熠生辉。《比利·林恩 》就是个有挣扎的人,他在选择,他很痛苦,他觉得自己与外界格格不入,他需要寻找自己,他不是坚定的爱国者要上战场,也不是坚定的家庭主义者,他有爱却没那么坚定,他有信仰却连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非常个体的“我”,抽离所有的群体印象和外在期待,不会让人热血沸腾但也可能热泪盈眶。
但是我还是认为在艺术领域才华决定一切,而才华的决定性因素是天赋,与努力无关,与价值观无关,与国别、肤色、宗教信仰什么的都无关,所以《血战钢锯岭》还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