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曾国藩(23)

不一样的曾国藩(23)

(文接上文)

第三章    纸圣蔡伦取材地      史上有名笨小孩(一)

书接上节,说到心理暗示术对人成功的作用,在曾氏身上更是有着确定性的暗示。有多重要的暗示作用呢?慢慢往下看。

湘水之滨蔡伦造纸商贾云集

说起这萱洲,可是个好地儿。萱洲位于衡山县最南端,地处湘江弯曲河段西部凹岸,依江而建,因有着古河街,盛产萱草(草本植物,可制作黄花菜)而得名,是一座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

萱洲盛产萱草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那时的萱洲,在湘江边上有一大片沙洲,那茂盛的萱草就长在沙洲上,但由于后来在下游建了一个水库,湘江萱洲段水位上升了好几米,把那一大片沙洲淹没了,从此萱草对于萱洲,就成了传说。

这铺(清时为铺,现为镇)属于衡山县,在县的最南边约60里,与周边县连接,离湘乡县的荷叶镇160多里路,在湘水的西岸边,背倚青山,依江傍水;晴天时,风清月朗,景致独特,由两纵两横4条石板街构成,大多是前朝明朝和嘉乾道时期的建筑,错落相间。青砖黑瓦、檐角勾连的房屋几乎是一栋挨着一栋,独具一格。特别是祠堂庙宇庄严气派,鬼斧神工,展示着千年古镇的神韵。

古镇幽幽,湘水悠悠。河边有个码头修建于明代,是往来货物的交割地。据传,东汉时,出生于耒阳的纸圣蔡伦造纸所需材料一一萱草,就是取材于这里,所造纸张也是通过货船转运到这里的“祥隆纸栈”后,再分别发至长沙,武昌(武汉)、汴梁(开封)、江宁(南京)等地。可谓是贾商云集,通江达河,极其繁荣。一度引来乾隆巡幸,更使这春江弯月市井味浓的小镇名声大噪。

一弯春江月,千年萱洲铺!此地不仅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而且文化底蕴深厚。

穿越古镇石板路,犹如走进一个古朴幽深的历史长廊,这里浓缩着古镇的沧桑变迁,蕴藉着古镇的风土人情,一个个尘封已久的人物故事、历史事件一一在眼前展现:闻名全国的衡山窑,那“以釉代彩”的神奇工艺叫人赞不绝口;宋朝丞相欧阳芳的家庙金莲禅寺岿然而立,过去的王侯之庙,如今布衣也可出入,好不随和;乾隆皇帝下江南遗留的三圣祠,清风明月,照之辉煌如旧;古今气息,慨然俱来,流淌着几多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虽斑驳陆离,但仍具风流韵味。

在呈井字形排列的萱洲古街上,若是到了端午节前后,当地盛产的桃子、李子、黄瓜从街头摆至街尾,到处是人头攒动热浪滚滚汗气扑鼻,在中间仅留下够两人行走的空间里,长长时排着长队,侧身擦肩方可避让通行。若到墟市时,更是人流熙熙攘攘,接踵摩肩,非弄个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方可。此时的人们,即便是拥挤也不生气郁闷,面是笑容满面,好象享受着这一切似的。

另外的区域,有买卖小猪、鸡鸭鱼肉的;也有买卖树木、农具和生产生活工具的,甚至漫延到了山下河滩上;铁匠铺、弹匠铺、染匠铺向左边延伸;包子铺、米粉铺、副食店朝右路发展,煞是热闹。

花海诱人一线天街步步高升。铺上还有一景不得不提,那就是令其大放异彩的“萱洲花海”。

春光明媚时节,拥抱萱洲铺的是一片灿烂的花海,那粉红的,是桃花;那雪白的,是李花;那金黄的,是油菜花;那橙黄的,是一轮落日。清风徐来,花香扑鼻。这些花迎着阳光挺立,随风摇动,一束束,一团团,一簇簇,层层叠叠,与夕阳交相辉映,将古镇镀上了一层神奇绚丽的色彩,清灵灵的湘江将这种画面倒映在水里,可谓千种姿态、万般风情。

古镇、花海、人流;人流、花海、古镇,这是传统人文的交融、映衬,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若于冬日,乘船行至渡口,仰视时则会看到吊脚楼上有几位老人在悠闲地晒着太阳。若登石阶而上,则是一条丈余宽的街道,从南端延伸至北面,悠长而又寂寥。若阴雨绵绵时节,则又得遇萱洲古镇雨巷中那种迷漓的景致与意境。

平时里,街道两旁是屋檐搭屋角的店铺,挡住了春日的阳光,抬头一看,中间只有“一线天”;街道铺满了青石板台阶,层层而上,犹如传说中的“天街”般,神秘而幽远(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