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这时,人们总会打开空调或电风扇,享受一个凉爽的夏季。然而,在古代,人们还没有这种高科技,他们又是怎样驱走炎热的呢?答案就是扇子。

        中国是制扇的大国。中国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特色。在很久以前,中国的能工巧匠就将扇子在他们手下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传承千年。

      最早的扇子出现在商代。西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做成的,故称之为“翟扇” 不过扇子起初的功能并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统治阶级为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的仪仗扇。

        三国时鼎鼎有名的蜀相诸葛孔明,手中挥着一把鹅毛扇,神态潇洒的运筹于帷幄之中,足以显现他的足智多谋。这鹅毛扇也是羽扇的一种。

      在唐朝的时候,唐朝与日本,朝鲜一些小国家比较好,他们的扇子传到了中国又有一种扇子叫做折扇,这种扇子开始只得到一些贵族,文人墨客的喜爱。这种扇子打开了有30~40厘米长,而折扇上的只有2~3厘米宽,大多数都是用竹,木,象牙做成的,并且它耐用,出门带着十分的方便,在今天我们也用这种扇子。

  在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唐伯虎,经常在折扇上题诗写画,因此现在有许多的收藏家在收藏这种扇子。

  有不少地画家在举办有关扇子的展览,扇子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同时也表现了人民的劳动成果。

          扇子在我国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羽毛扇、纨扇、蒲葵扇、竹篾扇、芭蕉扇等。折扇较晚,是15世纪由朝鲜传入我国的。扇子最原始的功能是逐暑取凉,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已明确提出“以扇逐暑”的话,刘安等的《淮南子》中亦有“炎火凿池,披裘而扇,不能救也”的论述。当然,它的功能和兼职是不断在增加着的。在官场,它成了权力的象征;在文人手中,它是贴身的装饰物;在戏剧舞台上,它是一种多彩的道具,甚至被赋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神秘作用,像摇鹅毛扇的诸葛亮就是人们熟悉的代表;在老百姓那里,它身价不高,不过很实用。用它扇风助火,用它当座垫,用它驱赶苍蝇、蚊子等,生活中的许多地方它都被派上用场。

      在夏天时,酷热难熬,扇子等乘凉工具是要用的。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乘凉问题,也千万不可忽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姑娘在南门外的公交站手持一把折扇来回的踱步,从头到脚的包裹成一个玉米,只漏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和两只眼睛。这样...
    萌荻荻阅读 264评论 0 0
  • 最近大火的古装剧《延禧攻略》,除了剧中大放异彩的不同角色的服饰,每位娘娘手中的扇子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呐。 追溯...
    揉夙阅读 4,080评论 0 1
  • 在看调酒师表演,並有鸡尾酒品尝
    老台东阅读 211评论 0 0
  • 彩蝶花间过 良人月下留 自古轻然诺 问君敢言否
    乌鸦爪痕阅读 194评论 0 1
  • 从小外出求学,虽然父母的陪伴有所缺失,但是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帮可爱的朋友。他们常常给我以启发,让我了解到自己身上更...
    静静呀321阅读 2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