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有一双特别的眼睛, 它们虽不如常人般明亮, 却能够洞察生命的真谛。这双眼睛属于陈玲, 一个来自福建莆田的班主任, 她的故事是关于爱、勇气与自我发现。
以下是她的分享。
我叫陈玲,来自福建莆田。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要如何更好地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今天, 我觉得我找到了答案。
很小的时候, 父亲发现我的眼睛有问题, 于是带我去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看专家。当时医生说, 这个病不用看了, 治不了, 你也不要上学, 因为学习可能对你的眼睛伤害更大。
但是父亲没有放弃我, 他把我和弟弟从乡下接到城里上学, 他说乡下的路不好走。
我的右眼视力0.1 , 左眼0.6 ,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 是我的同学充当了我的眼睛, 他们总是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读给我听。
我的父亲给我买了个放大镜, 还总是帮我抄试卷。我记得很清楚, 初三时有一次政治开卷考, 由于字比较小, 又要抄很多材料, 那天我放学后, 看到父亲也早早回来, 把卷子重抄一遍, 抄大一点, 抄整齐一点, 让我能够看得清楚。
我的母亲从小就跟我说, 我不能陪你一辈子, 家务活你得会干。她教我洗衣服, 她说衣服的领子一定要檫肥皂, 然后用力刷, 还有袖口, 裤脚都要特别注意。妈妈还教我做饭, 凡是我能干的家务活都叫我干。
一路走来, 我的人生好像过得还可以, 上了大学, 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 结了婚生了孩子, 除了眼睛不好, 我好像也没比别人少什么。
2018 年, 我母亲开始生病, 2021 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也是那一年, 医生给我发了一本残疾证, 上面写着“一级残疾” 。民政局也开始每月发放两百多元的福利给我。
当时我就在想,这意味着什么呢? 今后我可以做什么? 我不敢想下去, 内心越来越焦虑, 越来越恐惧。我的领导问我, 你有没有想过, 以后完全看不见了怎么办? 我说我不敢想, 我就先过好当下。
我知道我的生命很平凡, 但是我不甘于那份平庸。就在这时候, 我遇到了方子文化。
我听小龚同学直播, 我记得他说, 对于孩子, 如果我们总是看优点, 他就会往优点方向发展; 如果我们一直看缺点, 他就会一直往缺点方向发展。
有一次, 小龚同学说要通宵直播, 那时候我也看到晚上12点。我就在想, 他怎么这么厉害, 这么努力, 为了达成目标, 可以干通宵。
再后来我就进入了爱与陪伴的学习。本来我学习的初衷是想解决亲子问题的, 但是学完后, 我发现我的“大我之心” , 被方子老师、小龚同学, 还有懿宁同学全家的奋斗精神和贡献 精神激发了。
我在思考,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学习爱与陪伴? 我们班有位姐姐, 大家都叫她“三宝学姐” , 她是环卫工人; 我们班还有博士, 大学教授, 大家的学历、社会阶层完全不同, 可是为什么大家都来学习爱与陪伴呢?
有一天在直播间, 老师的一句话真正入了我的心。老师说: “我们每个人在开发心中爱的大宝藏。”老师其实每天都在念这句话, 但是那天, 这句话突然入了我的心。是啊, 只要我们是一个生命, 我们都需要爱, 我们心中的宝藏永远等待我们不断地来开发。
为什么我之前会那么焦虑呢? 因为之前我根本不敢正视我的内心, 不敢正视内心那份深 深的自卑。小龚同学讲《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时, 谈到很多人是“乐观的抑郁者” , 我觉得我就是。
在大家看来, 我很坚强, 很乐观, 但没有人能看到我内心深处的苦和痛。连我自己也不敢去看, 也不敢去探索。
通过爱与陪伴的学习, 尤其学习方子老师的《我和我自己》新专栏, 我终于能够勇敢地去探索那颗压抑了很久的心。
我发现, 在爱与陪伴, 我找到了我人生的方向标。
来到女子学院前, 我跟儿子说, 妈妈有一天也想去拍短视频。儿子的第一反应是: 妈妈, 你不要拍! 我的同学会看到, 我的老师也会看到。
他这么讲后, 我心里好像也有点犹疑。可是今天, 我特别笃定, 我想把我自己通过短视频勇敢地“晒出来”。
在中国, 像我这种有身体残缺的人应该有千千万万, 背后有千千万个家庭, 千千万万有着巨大身体和精神负担的父母。我想通过自己, 让大家看到, 其实身体残缺并不可怕, 只要我们的心灵是健全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无尽的宝藏, 等待我们去开发!
很多同学听到我的故事后, 他们跟我说, 陈玲, 我真的很佩服你, 你很勇敢, 也很坚强。所以我想, 我的精神如果能够传递出去的话, 或多或少有人会因此而有所触动。
通过爱与陪伴, 我们的使命是建设百万幸福家庭。只有家好了, 整个社会环境好了, 我们就不用再担心我们的下一代。
今天, 我确定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也知道这条道路比较艰难, 任重而道远, 但我要求自己一定要不断努力学习, 向前一步, 在奔跑中完善自己, 自己站立起来, 再去影响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