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宋词共赴一场美丽的邂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优美动听的词句曾在我的学生时代耳熟能详,也是从那时我初步体会到宋词的意境美,并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它。

        ——宋词的演变历史

        “唐诗宋词"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词更是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它流行于北宋,伴随着当时的流行乐曲以供演唱,更多承担的是在歌筵酒席间娱乐遣兴的功能,直到苏轼等人以自己天才豪迈的创作改革词风,扩大词境,在南宋之后获得当时广大文人普通认同,从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如果说诗文是激励我们昂扬斗志的大山,词则是抚慰疲惫灵魂的秀水;词擅长表达心里丰富的情感世界,大世沧桑、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剪不断,理还乱,却又挥之不去。

      ——宋词的流派及风格

      清朝文人王土禛在《花草蒙拾》中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南宋俞文豹曾在《吹剑续录》中说:”东坡在玉堂,有幕土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柳永与苏轼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婉约派的意思是婉转含蓄,它的主要内容以离愁别绪,闰阁怨情等为主,其风格大多深婉蕴藉,宋词在秦观手中,更是将情与景完美地融合,创造出清雅淡丽的意境;南渡词人李清照也是婉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词人之一,她的词虽保留早期纤丽缠绵的风格,但增添了更多的悲痛情怀;北宋词人柳永更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市井词人,也是宋代第一个专业词人,他拓宽了词的内容,除市井之民生活外,还把词用于表现羁旅行役之人的离愁别绪及都市生活的繁华, 而且创作了大量的长调慢词,后人赞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豪放指词风豪迈奔放,北宋的范仲淹是第一个以边塞题材入词的词人,他的边塞词具有沉郁苍凉之境,雄浑阔大之风;苏轼是真正开创豪放派的词人,他的词已改昔日词的柔糜纤弱之气,取而代之的则是雄浑的意境、开阔的气象、高远的风姿;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作内容广泛,无事不可入词,彻底打破“诗庄词艳”的格局,豪放派词虽在当时不被视为词之正宗,但它“屹然别立一宗”,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无论柔软缠绵的婉约词,还是雄壮开阔的豪放词,我们可在欣赏和学习时,与宋词共赴一场美丽的邂逅,体会宋词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去体验古人的万般情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