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表情

      中国人对美食,一直有种特殊的热爱。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一直是被大江南北共享并且津津乐道的生活态度。

      “吃了么?”常常是亲朋好友间最熟悉暖心的问候。

      的确,我们每天微笑着从清晨里出发,在正午的阳光下原地绕圈,看黄昏角落里的风景依旧,而美食,却在这些单调的每一天,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我们追求着味蕾上的满足,孜孜不倦地热爱着我们的生活。

“食”为一种艺术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中国食物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镜头的阐述中,把一种行为艺术美和菜肴的可观赏性完美结合,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魅力,将艺术性凸现的淋漓尽致。

      从食材找寻选取,到每一道细致的加工程序,到精心的调味烹饪,最后盛盘摆放在餐桌上。每一个步骤,都填满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饱溢着生活的艺术。

      中国菜肴讲求色、香、味结合的艺术美感,通常还可以“听”上一个精心雕琢过的雅致菜名,从始到终,都是由劳动和智慧共同打磨出的艺术结晶。

“食”为一种文化

      “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价值观,是一直被中国人民所信奉和崇尚的传承文化。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他人和谐。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可以从餐桌上看出。

      随着季节的开落,大自然馈赠予我们不一样的美味,比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比如“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比如“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

      对“吃”足够重视的人,常常会一年四季,顺应季节变化而进行调味配菜,同时更讲究“食医结合”。既享受着鲜美的时蔬,又注重食物对身体的调理和保健作用,把这种食物的文化一天天、一季季、一年年地播散下去。

“食”为一种情愫

      地域性差异决定了我国饮食上“南米北面”、口味“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特点。

      而每个人心中最深切热爱着的珍品菜肴美食,也一定是做在自己最亲的家乡,扎根在浓浓的思念里。

      “家乡菜”正是对一种最本质的情愫具有发言权的食物。来自于心底的依恋是看不见的,可这种味觉熟悉的触动,却能给我们的成长和奋斗带来安慰,让我们找到可以栖息自己的美食。

      食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果腹,而是让我们透过食物的享用,更加热爱和依恋自己的生活,给每一天更多的滋味。

      而那常常变幻着的餐桌,正是我们生活每一天的表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
    勇敢写作阅读 6,752评论 0 14
  • 第一次听到冥想这个词,是好朋友在练习瑜珈,经常被老师领着边打坐边冥想,看到他一点点地改变,就感觉冥想是件好事。 最...
    胖灯阅读 903评论 0 0
  • 《一九八四》 《我们》 《美丽新世界》 从2017年8月15日到2017年9月28日。近一个半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
    麦八月阅读 1,222评论 0 1
  • 今天一早带着儿子去绿心路散步,一路上儿子都在不停的问东问西了解各种植物和果子,在绿心路美美地吃了西米露,往回...
    书卷女子阅读 2,812评论 2 12
  • 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你的爱人,无论你此刻正被光芒环绕。被掌声淹没, 还是那是你正孤单地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鱼...
    子态阅读 3,8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