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缺乏能量的孩子,永远学不会努力。

那些内心缺乏能量的孩子,都不会努力。

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努力的重要性,而是缺乏让其努力的“燃料”。

真正让孩子无法持久努力的,也不是缺乏技巧和目标,而是他们的精神仓库太过于空虚。

01

孩子的生命燃料从何而来??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爱”!

那些被关爱、被重视、被托举的孩子,他们的精神仓库自然有一股涓涓流水,川流不息。

他们的努力不光有方向,更有底气,他们内心有足够的力量,去打败成长道路上的一切荆棘。

相反,些被漠视、被否定、被贬低的孩子,他们没有感受过爱的滋养,内心犹如一片荒芜的沙漠。

他们缺少“爱”的燃料,努力的齿轮即使强行转动,也无法持久。

短暂的“努力”过后,会让他们感觉到更加的疲惫和空虚。

想让孩子持久的努力,就不要一味的鞭策,要给孩子足够的能量,让精神仓库注满“爱”的能量。

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关爱、被尊重的温暖,他的内心充实而强大,他才能学会真正的努力。

02

表面上看,那些缺乏能量的孩子懒散、冷漠、不自律,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丧失了努力的动力。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即使再努力,终点也不会有爱与肯定。

他们不是害怕努力,而是害怕努力过后,希望仍然落空。

这些孩子内心里篆刻着他门冰冷的人生公式:即使我在努力,也得不到想要的温度。

极度荒芜的内心,本质上不是败给了路途,而是败给了对“温度”的绝望。

当一个孩子不再渴求温暖,他的内心怎么能够再轻易燃起激情?

既然无论怎样努力,都得不到,那我还努力做什么呢?

孩子表面的“我不在乎”,其实是在掩饰内心的“我不值得”。

“努力”其实只是外在的表象,“内心的能量”才是生命的根基。

内心贫瘠的孩子,抗拒的不是努力,而是努力过后收获的苦涩和失落。

03

内心缺乏能量的孩子,并不是不会努力,而是他们从来就没有“主导”过自己的人生。

当孩子的内心,被他人的期望、苛责、漠视所占据,他们也早已迷失了自己原本的方向。

他们对外在的每一次迁就,都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想法的一次压抑。

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迎合他人的期望,避免别人的指责,引起在外的关注。

他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在消耗自己本身就为数不多的能量,直到那些能量油尽灯枯。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还有选择人生的权利。

他们不懂追求热爱,也不敢拒绝不适,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完全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他们从来没有过“自主”的体验,自然也无法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激发出强大的能量。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努力“本身产生反感。

他们所认为的努力,不过是为了迎合在外世界对自己的束缚而已。

写在最后

努力,是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原始的契约。

内心缺乏能量的孩子,真正缺乏的是与这个世界交换温度的通道。

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根本无法从努力中寻找到意义和价值。

这种“努力”不过是在消耗生命能量,而并非创造未来。

您说是不是呢?

有过灵魂呜咽的人,都应该能读懂这份沉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