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

20200509:贪婪

          最近坊间传言,某某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涉嫌数额巨大;事情的真伪有待考证,但他的这种行为终究躲不过法律的制裁,就是因为他太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自己拥有的一切亲自葬送掉。

     

        贪婪一词,出自于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yàn)乎求索。”意思是众人都争先恐后地看谁更贪婪,贪财好利全然不知满足。正如俗话说的好,“贪多嚼不烂”、“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所以懂得知足的人就不会贪婪,该放下的就要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要看做是你的身外之物,如果硬要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那只不过是你的暂时拥有,不要心存侥幸,终究会落下惨败的下场。因此,过分的贪婪和欲望,是禁锢心灵的锁链,只有毫不犹豫的砍断它们,才能是你拥有自由完整的幸福人生。

     

        贪婪有时始于职权,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根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则是一把自刎的利剑,如果谁敢以身试法,只要按下贪婪的开关,就一定会掉进人生的黑洞。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利用职权,贪婪行事,断送了自己的后半生,后悔也晚亦!

        像清朝的和珅现在就是贪官的代名词。作为乾隆的第一宠臣和珅在历史上是以贪污而闻名的,他贪污几乎达到了毫无廉耻的程度。和珅把持朝政二十余年,无限制、无节制的欲望,导致他大小通吃,敛财的手段几乎无所不用。就连他到底贪污了多少财物,从清朝到现在还是人们争论的话题。

        在二十世纪初期,有一件震惊全国的大案,至今还是作为警钟常常出现:在2000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成某做出一审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45天(即2000年9月7日)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成某死刑,大贪官成某被执行死刑。成某身为大领导,怎样利用职权变成了疯狂敛财的大贪官,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呢?至此,成某长达10年、涉及百余人的违纪违法事实全部曝光,他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因贪婪腐败被判处死刑的……。纵观成某的历史,他也有过积极向上,有所作为的奋斗时期。他后来之所以蜕变,是随着他职位的不断提升,他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成长方向,在工作上无所用心、生活上放纵奢靡、作风上独断专行、经济上贪婪无度,一步一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廉洁则流芳百世,贪婪则遗臭万年。永无止境地贪婪,只会毁灭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