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这件事情上,虽然一向是大大咧咧没什么概念,但也不会大手大脚乱花。
和老公恋爱的时候,我两一个月工资1500元,租房还有生活,日常也没有购物习惯,完了剩余的钱自然而然也会存一点。他家发洪水房子被冲毁了,让他带上我两所有的积蓄回家,那时候也不觉得苦,总觉得年轻,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我俩买房第一年靠信用卡过日子,我这死扣着存了小五万,渐渐觉得生活也有点盼头。新年放假,跟老公坐一起对账,结果信用卡欠款几万,瞬间存款清零,当时觉得沮丧,后来想明白了,那其实也算是我两全部的家庭开销了-大头房贷,生活开销,还有一些人情往来,我这存现金,他那信用卡开支。
买房第一年年底待客,我们领导真的是有意帮扶我俩,给了2万块钱礼金,相当于我半年的工资,结果老公网络博彩被割了韭菜,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我冒着大雪在考驾照的科目三,考完试正在公交车上往家赶。那时候对这段婚姻有点失望,不脚踏实地努力,走偏门还是赌博的方式,我两没有大吵,年轻有机会改正。我给他谈了个很现实的问题,本来就很拮据,有大半年的房贷和生活都是靠家人帮忙才能维持下去,臊不臊得慌?就此断了家里的帮扶。
后来我开始管家里的钱,各开销各的,但每个月发了工资,留了必要开销得把结余的钱打给我。开始的几年,由于工资低,结婚买房拉了饥荒,日子过得比较拮据,手里的钱我拽挺紧的,虽然对现金没啥概念,但是定期存款的数字一天比一天多,也确认老公再没有给我挖坑,日子也算过的踏实多了。
后来发生了一件感情上的事,家差点就此散了,后来有了孩子,也就再次原谅了他,不过对他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信任和情感上的尊重。我的工作日渐稳定,工资渐渐涨了上来,而他依旧是经常换工作,要不就是在失业的路上。中间也断断续续拿钱回家,但是一年花的比他拿回家的钱多,要不挣的钱就是欠款不了了之了。我渐渐心硬了,不再安排他给家打电话也再没有转过钱给他打给家里,我在存钱这条路上坚持了下来,不为别的,就是觉得生了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不能只生不养,不期望孩子养老,但也不希望他以后不成材啃老。所以在此后听到他给孩子说以后养老靠孩子,我就邪火上头想教育人。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上了小学,交择校费,交学习班费用,不用找人借也不用和谁商量,我可以毫不犹豫掏出来钱的时候,真的就觉得存钱是个好习惯。
现在我依然没有实现经济自由,依旧靠死工资攒钱,结婚买房除了那半年的房租支持,没有得到双方家长的任何别的支持,到而今依旧还着二手房贷,但我的生活经济完全自由,除了房贷也没有任何外债。我也很庆幸,正因为这样,也没人能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
所以,什么时候开始存钱都不晚,存多存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坚持下来,并坚持下去,让存钱变成一种习惯。钱能让我们面临风险绝处逢生,也是我们临危不惧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