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归
傩送的出走是必然,而他这一走也注定不归。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美的,柔美的凤凰古城就如一张洁白的纸般纤尘不染,让我不敢触碰。而傩送、天保也是美的,他们身上的善良、古朴与淳厚也将茶峒人浓浓的情意传递。再看看翠翠,她有着湘西少女特有的矜持与腼腆,而就是这种天真的羞涩的爱,为整个湘西都带来了朦胧的美感。正当我沉醉于这古朴的民风中时,天保因意外而离开人世,傩送因自责而独身远行,没有人知道他去哪,什么时候会回来。爷爷也为翠翠急成大病,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偌大的边城里,翠翠孤身一人望尽天涯,等待着不知会不会回来的傩送……不可名状的忧伤在我心头萦绕。曾经不食人间烟火的湘西之美,如今却成了揪心的痛。我不禁想问,如此的悲情与沈从文的写作愿望可相符?
我想,答案要从作品的时代背景找起。
当时的中国城市中充斥着腐朽与市侩的味道。所谓的上流社会虚伪、势利,人人都拥有着唯利是图的人生观,就像沈从文在《长河・题记》中所写到的那样“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20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人生观。”由此可见,边城里面的生活是在消失着的,甚至可能已经几乎快要不复存在了的。所以,作者写《边城》的目的,不仅仅是讴歌湘西城中那“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更多的,他希望担当起一名作家,一名伟大的作家的责任―批判社会中所存在的“病态”。没错,作家从根本上讲,就是批判性的,如同鲁迅那般,将文字化作投枪与匕首,剖析这个社会的黑暗与令人作呕。可是,沈从文是做不到鲁迅般犀利的。记得课本上有一张沈从文先生晚年的照片,那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那微笑是那样温和与宽容,如同沈先生故乡的山水一般,温暖人心。我想如此的沈从文,是不愿直面描写当时混沌不堪的中国的。所以他选择用美丽的湘西让人们看到人性之美,让人们将“对美好人生的憧憬”转化为“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
如此一来,《边城》的悲剧似乎很好理解了。《边城》在给人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感到一种莫名的忧伤与惆怅,如同在他所描绘的明净景物与温暖人情之上披上了南方雨后时节一般的潮湿,是一种令人挥之不去的愁苦,却又不曾惹人大哭落泪。我想这就对了,这就是沈从文先生想让人看到的。那美好在消失中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就如同翠翠望向江面的渴望。所以,他必须把“这美好的东西毁给人们看”,这样人们才会发现在《边城》这温暖作品背后潜伏着的是作者的不安与悲伤;这样人们才能看到《边城》是浪漫的,是浪漫主义的,可它却又是现实的,又是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的,它惟有是悲剧,才能让人们体会到美的可贵,才能让人们对肮脏的现实产生极端的憎恶。
《边城》因悲剧而现实,更因悲剧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