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治奔豚症

一、患者基本情况:

王某,女,50岁。 节气:霜降 首次就诊时间:2019.10.29

主 诉:患者自诉气从少腹、上冲胸胁2周

现病史:  患者平素感颈下冰凉,2周前阵发气冲少腹,气上冲时 伴胸胀痛不适,现今脐左上腹悸动、气肿,自觉脐上有一包块 。两天前症状加重,在广播电台中了解到了李氏砭法虎符铜砭 刮痧,因为平时也对中医有所了解和信任,遂来到襄阳市中医医院传统疗法工作室通过刮痧的方法调理身体。

既往史:既往有甲状腺结节 ,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药物过敏史:青霉素。

专科评估:患者胸闷、脐左上悸动,下腹气上冲胸,伴胸痛,纳眠可,二便畅。

辅助检查:本病特有症状都为患者自觉症状,发病时无客观体征可查。CT、MRI均排查器质性病变。

二、诊断

中医诊断:奔豚气症    寒饮上逆

西医诊断:类似于冠心病、神经官能证

三、四诊资料

望:神志:清楚  面色:萎黄  形体:适中  舌质淡、苔白腻齿痕、金津玉液暗紫 

闻:语声:音哑  气息:均匀  口气:臭

问:患者自觉颈下冰凉,无汗,双足冰冷麻木,口不渴,二便正常

切:脉弦紧、腹软               

舌像照片
四、辨证思路:

奔豚气证为患者自觉症状,发病时无客观体征可查。患者体寒多 年,阴寒太盛,肾阳亏虚,肾主水,阳虚则水泛,上凌心阳,甚则向上逆行,发为奔豚。中医辨证:寒饮上逆、肝郁气滞

五、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温阳行水、疏肝理气、平冲降逆。

六、治疗过程:

执砭人:襄阳市中医医院传统疗法工作室刘瑜老师

1.手三阴经,重点心包经、三焦经、大肠经、肺经。配穴:阳池、肘髎、臑会、臂臑、手五里(治肝气郁血瘀,甲状腺四穴)

2.开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调动阳气)

3. 背部:督脉、膀胱经;背部心的投影区重点刮,力求出痧;胸椎5节重刮。(心区投影重点刮,督脉膀胱经升发阳气,气会行气,气行血行 ,心三穴,宁心安神)

4.  胸腺、锁骨,配穴:膻中、天突、巨阙、关元

5.  膝下胃经、胆经、脾经、肝经,配穴:足三里、太冲(足三里,太冲平冲降逆, 三皇穴引水下行,胃胆经)

6.  四井排毒 

部分痧像展示

部分痧像展示
七、治疗后效果评价与反馈:

患者经过刮痧后少腹冷凉感消失,脐上悸动、包块消失,情绪高涨,心情舒畅,胃纳转佳,睡眠安稳,二便正常。以下为患者自己记录每次刮痧后的变化:

患者刮痧后疗效反馈

患者感激不尽送锦旗


八、案例总结:

患者病位在心肾。手三阴经稳定上焦。大椎、阳池温阳行水。 肘髎、臑会、臂臑、手五里甲状腺四穴。全背刮痧,重点刮拭背 3俞穴,心肝脾肺肾同治。天突、巨阙、关元心三穴,治疗心动悸 。膻中、肝经理气。脾经三皇穴引水下行。足三里、太冲平冲降 逆。通过李氏砭法刮痧,标本兼治,温阳行水、疏肝理气、平冲 降逆,对治疗奔豚气症有出其不意的疗效。


每一个成功案例背后,

都是一砭一砭的坚持。

感恩恩师传授技法,

让李氏砭法走进临床,

深入群众,福泽百姓,

弘扬传统中医文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