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爸坚持“不打不成才”,孩他妈不干了:再打骂孩子就离婚!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不同的人,对如何教育孩子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在一个家庭里,夫妻两人因为儿子该如何教育闹到险些离婚的地步。

1

保先生今年42岁,是位技工;妻子黄女士,37岁。两人有个10岁的儿子小杰。

小杰上四年级,是班里的班长,还在学校担任大队委员,成绩也很优秀,很受老师看重。当然,他还是其他同学家长眼里嘴里“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面对如此优秀的儿子,保先生仍旧是一百个不满意,一百个不放心。他说:“一个男孩子,必须从小独立自强!”

在保先生的安排下,小杰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得再做他买来的习题,周末两天休息,也被保先生帮他报满了各种补习班。

黄女士说,孩子每天不到12点睡不了觉,“要做的题实在太多了!”有一次,小杰做作业到晚上10点半,他求黄女士说:“妈妈,我实在太困了,让我睡一会儿好不好?”黄女士眼睛都红了,急忙安排他睡下。

没想到,11点钟的时候保先生加完班回家,发现小杰没在做作业,而是躺在床上睡觉,立时大怒,解下军用皮带就朝着熟睡的孩子抽了下去,小杰在睡梦中被打醒,疼得大哭。

那天,小杰边哭边做题,到凌晨两点才再次睡下。同时,黄女士和丈夫大吵了一架。

2

保先生还认为,孩子不能太过溺爱,尤其是男孩子,独立性十分重要。因此,为了锻炼小杰的独立性,每天上学放学都用不着再由家长接送,让他自己一个人就行了。

对此,黄女士不同意。她说:现在拐卖孩子的那么多,我怎么放得下心?而且,孩子还那么小,一个人过马路怎么行?”

由于夫妻两人都要上班,黄女士把自己父母接到家里,让老两口帮着接送孩子,还能做点家务。这样,她每天下班回到家,就能看到小杰已经在做作业,还能吃上热饭。

而吴先生加班是经常性的事,很多时间回到家都是10点以后。一般的家庭,这个时候孩子都已经睡下了,小杰还得把作业给保先生检查,有错的会被训斥,有时候还要挨打。

以前,遇到保先生打孩子,黄女士的父母会出言阻止,告诉他说孩子不能打骂,有什么好好说。

但是,保先生却板着脸说:“你们看看别的孩子,他们学校、他们班里别的孩子都在干什么?!他现在偷了懒,以后怎么办?当初我父母要是能像我一样,我现在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保先生还说,黄女士的父母在家里住,动不动就看手机看电视,这会影响孩子学习:“你知不知道学习环境对孩子有多重要?”

黄女士十分不满,说:“我父母把我养大,现在还来帮我们做家务,接送孩子,你连件衣服都不用洗,你凭什么指责他们?他们也是你的长辈!”

3

保先生认为,一个人将来的成就,主要是看这个人在他正常的工作或学习之余,他在干什么。如果别人在学习,在用功,而你在玩,在偷懒,那注定失败。

所以,保先生给小杰立了很多规矩。在他眼里,这些规矩是不能破坏的,必须严格照着做。也因此,在小杰没做完作业就睡觉时,他才向儿子挥去了皮带。

保先生是本科学历,现在在一家工厂做技术工作,每月收入七八千元,加班无数,算是挣辛苦钱的。黄女士大专文凭,在一家私企当文员,朝九晚五,双休,工作强度也不大。黄女士说:“我的工资比起你来没有少太多,养家也没有问题。你很看不起我是不是?觉得我们管孩子都不如你?我觉得,我爸妈把我教育成这样,也可以了啊。”

4

保先生说,他对自己和妻子的学历都不太满意,所以,一定要对小杰严格管教。小杰现在是不错,但那也是之前自己管出来的,以后也不能有任何松懈。“一松的话,这儿子就废了。他周围的人都在拼命努力呢。我们现在都不行,将来的压力肯定比现在还大。他作为一个男孩,没有能力怎么行?”

黄女士不同意丈夫的做法,她说:“你说这些,都是你想的。你凭什么安排孩子的未来?你加班多,见孩子一面不容易,可成天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再这样下去,这日子没法过了!”

听到黄女士这么说,保先生愣了,似乎是没想到妻子会有这种“可怕”的想法。

黄女士接着说:“我说的是真的。你再这样对孩子,就不过了!儿子的抚养权归我。没有你可以,没有儿子不行,他就是我的命!”

点评:

父母不和谐,肯定教不出成功的孩子。家里成天吵吵闹闹,孩子会没有安全感,无法将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

其实,黄女士父母和女儿站在一起,和保先生意见相左,保先生在这个家里很孤立。所以,不能排除他在对小杰教育方面的态度那么强硬,是想寻找自己在家里的话语权。

但是,保先生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那么小,无论在心理或是体力上,承受力是有限的。他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难道就从来没想到,孩子会累倒在起跑线上?

而黄女士,在她心里小杰的位置明显排在了丈夫前面,这是错位的。丈夫应该比孩子更重要。当一位妈妈的眼光从孩子身上离开,转移到丈夫身上时,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有这么一句话:一流的家长给孩子做榜样,二流的家长给孩子做教练,三流的家长给孩子做保姆。

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方式,但打骂不行,溺爱也不行。适当的“度”非常重要,如何把握,要视各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

你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呢?有好的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