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
天气:多云转晴
【90天践行目标】(146/210)
①减重20斤
②每日写时间规划
③写晨间日记
【昨日践行】
①乒乓球1h
②时间规划已完成
③晨间日记已完成
【今日青蛙】
①完成会议记录
②完成Java作业
③学习Database
*昨日三只青蛙完成一只
【反思日志】
想了想这两天自己焦虑的原因,似乎是自己学识上的浅薄、各种能力方面的欠缺与我之前一直以来对自己相对较高的认知之前的矛盾,想着要尽快弥补之前心中为自己塑造的形象,想着让自己不那么难堪——但是仔细想来多少是有些好笑了。这样的难堪只是我的个人臆想罢了,周围的伙伴都是在鼓励我、支持我的,肯定我的努力和付出,唯一在唱反调的也就只有我内心的那一份莫名其妙的执念了。也正是这份执念让我这些天的生活显得有些忙乱,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时间管理践行者:居然会为时间产生如此大的焦虑。一直在听的罗胖的讲课,听他做出各种诺言、讲出那句经典的“做时间的朋友”,在点头称道的同时自己却是深陷泥淖中,多少是有些讽刺。不过毕竟成长是螺旋上升的,成长路上总会遇到迷茫和回转期,只要能够及时迷途知返、找回正确的方向,结果总不算太差。积跬步才可致千里,积小流才能成江海,想要追赶上那些提前自学了不少内容的伙伴的脚步,每天规划一大堆的学习计划,然后站在原地跺脚焦虑可是一点成效都没有的,只有迈好每一个步子、积累好每一步的经验,才会有赶上的可能。
【开卷有益 |知识小结】
#启发俱乐部#你面对的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网络?
&内容复述
①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人,但实际上我们面对的是他的整个社会网络,以及网络中的挑战和原则。我们再理解对面的这个人,再能将心比心,只要我们不身在他的网络中,我们还是不知道怎么说服他;而且,这个网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②只要是人设计的东西,从来都是为了人在某个场景下使用下的便利。就像欧洲城堡的旋转楼梯大都是顺时针螺旋上升是考虑了古代的军事需要,但是放到现代来看,设计的场景消失了、我们就很难去理解它为什么如此设计了。还有另一个例子:欧洲历史上不存在扁担这个东西,但是在中国的农业家庭中,家家都有扁担。原因在于欧洲即使在中世纪,所有的重活儿也都是由牲口来做的,很少是人来做;而在中国的农业社会,往往需要用人力来承担很重的搬运工作,因此就需要扁担。继续思考下去,就是最近常谈的“内卷”了:中国历史观念就是多子多福,人口增长很快,于是人力就变得非常便宜,由此在没有了技术创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导致人力要承担非常重的工作——这也就是扁担的来历。因此,我们看不到它所在的社会网络,甚至理解不了一个小小的扁担,就跟别说想着说服他人了。
&每日精进
我们总说沟通需要换位思考,但是就像罗胖说的,就算你已经做到了“将心比心”,将对方的人性已经洞察入微了,但是“我”毕竟不是“你”,对人性洞察仅仅只是一个维度,而另外一个维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维度,这也是“我毕竟不是你”所会造成的认知盲维。这个盲维现象,在单看欧洲中世纪顺时针的城堡楼梯时,不管多么细致的测量和实践体验是得不出的,只有通过增加时间维度才会有认知的升级。
【感恩分享】
感恩轩轩和炫一起从零开始学习database!
感恩黄士极愿意一直给我喂球、训练攻球。(攻球实在是太难了!)
感恩绿宝每天激励我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