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015许小珍
培养“我—你”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现代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主体间性对话关系,根本不同于“我—它”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它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教学活动成功的因素之一,更是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的前提。现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平等、相互合作与相互信任,一方面要肯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指导作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有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对于这点,我认真反思着自己的教学,有下面的几点值得一说。
1、互利互惠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这种互利互惠的师生关系中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教育教师。教师和学生在充分发掘自己的生命潜能中共同生长,共同进步。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从低位上提升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音而发言,不再沉默不语,拥有充分的自由度,自然而然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自由轻松,享受着当自己学习的主体。如:在教学“煎饼中的数学问题” 时,其中一道题目为:有5个饼要煎,平底锅每次只能煎两个饼,饼每面都要煎,煎一个饼要两分钟,那煎完5个饼至少要用多少分钟?全班同学都在积极、主动地探讨着这道问题的正确答案,有的从自己的练习本上剪下饼的模型,动手操作;有的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自己的煎饼的过程;还有些同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我看到一个学生走到讲台前对着全班的同学说:“我有一个很简单,也很好理解的方法,很快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欢迎大家提宝贵的意见。”他的这种见解让人眼前一亮,他把5个饼共十个面都画了出来,然后解释说:“两个面同时煎要花费一分钟,10÷2χ1=5。”很多同学都鼓掌叫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学生享受当的学习的主角,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提升,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
2、指导性和自主式的师生关系。改变以往的“指令性”为“指导性”,改“灌输式”为“自主式”。学生没有恐惧、不安、拘束、逆反等不良的情绪,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好的学习,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和认知需要出发,让他获得充分的自我发展。面对儿童的成长,不可以操之过急,施以过多的干涉。在教学时,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视学生为朋友,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引导学生而不是揠苗助长,激励学生而不是急于求成,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而不是代替学生得出结论,耐心等待孩子“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3、有爱的师生关系。有爱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发出高度自觉的内驱力和自策力,从而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可和由衷钦佩,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自觉,积极性很高。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在教师缺乏爱心的地方,无论是品行还是智力都不会得到良好的或自由的发展;而这种爱实质上是将孩子作为目的‘感觉’构成的。”的确,爱使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情感纽带。我很喜欢我的学生,每次都认真倾听着他们的声音,偶尔还买些小礼物送给他们,下了讲台我便当起他们的好朋友。关注着每个学生的成长的点点滴滴,一到班里我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只想如何让学生自己想要学。我这样做只因为我是一个老师我爱我的学生。这种做法让我和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在一次六一儿童节,我发现了自己的摩托车柜里多了很多东西,这不是学校发给学生们六一节的礼物吗?原来是同学们不舍得吃拿来送给我的,要知道在农村,这些礼物是很难得,他们竟然不舍得吃悄悄地塞到我的摩托车里。我被学生诚挚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有爱的师生关系不仅让教师收获了自我,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爱老师的学生也同样会爱这门学科,他们学习起来精神格外的亢奋和充实,人人都当起数学学习的主体。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遵循的一条根本规律,也是现代科学学生观所首先要确立的基本观点。要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关注师生的关系和情感交流,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生动的,积极的、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