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你在哪个时间里?

今天学习之余,读了一会儿采铜的《精进》,开头有遇到这样一个概念——“时间视角”,(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提出,分别是积极过去视角消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宿命论视角未来视角


前两种是对应过去的;第三种对应现在,人生苦短 及时行乐嘛;第四种呢,虽然也是现在,但是很明显是极其消极的,一切都命中注定,套句歌词就是“挣不脱 逃不过”(那英 《默》);第五种,宏观视野,大局为重。

积极过去,会比较喜欢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喜欢怀旧,但缺乏对现在的关注

消极过去,沉湎于过去的负面信息,这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不可取

选择人生苦短 及时行乐的人,大概会比较充实吧,但更多的可能是会以享乐为第一要义,不念未来过去,有可能为了现在的享乐而不计将来的后果哦

宿命论的人,不争不抢,因为一切都是命定的,就像歌里唱的“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许冠杰《浪子心声》),既然都注定了,也就不去费力气争取,只要顺从和忍受下去就好了

未来视角,往往对未来的事感兴趣,可以说是眼睛紧盯着未来的目标,而对于当下,可以放弃享乐,有种“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的感觉。但对未来的担心也是只增不减,可以说有点焦虑

这五种视角,有好有坏。



仔细想想,我在毕业之后的两年里,是积极过去视角——

因为上班并不像是学校里按部就班地学习,而是很多事都从理论变成了实践,除了把课本知识投入实践,更多的是把我这个“微社恐”放进了一个需要强社交能力的圈子里。

当然,我虽然初初有些不适应,但是本着出来做事就是要克服缺点的态度,“逼迫”自己主动点。渐渐地,我由开始的说话就脸红,到自己也能在同事面前从容自若地讲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甚至还帮带了几个新人。

工作两年后,面对自己想要转行的热切想法,才发现转行的技能是一点也没有,(此时变成了消极过去视角)如若从头学起,少不了要吃苦,当然最担心的还是假如我费尽心力学会了,也许年龄也不容许再去转行了;唉,只怪当初没有好好拓展自己的能力,现在真是后悔都没地方。

可转念想想,不学,难道就在这个“现阶段工作没发展空间所以想转行——结果发现没任何技能变得无限焦虑——只好放弃但现阶段工作完全没动力”的恶性循环里一直过下去吗?

不学,难道年龄就不会变大?

不,要是不学,完全连转行的可能性都没有;

学,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既然如此,转变为“未来视角”吧。

现在就是为了未来做准备,或许这一路我会走得很慢,甚至会有迂回行进的时候,但是,想到未来的可能性,再苦再难,或许都是值得的。抓紧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多学一点是一点,多学一点,未来就少吃一点没技能的苦,多一点选择更好生活的资本。


最后,送上节选的一首诗,与君共勉

汪国真——《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