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建议

.1:课堂缺乏主线,比较零散凌乱;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很少,老师掌握过多的话语权;3.评价单一,模糊,缺少针对性和指导性;4.课堂很少展示学习和思考过程,往往注重结果评价。

5、我的课堂像是在解答问题,概括的方法教的细,可朗读少了,学生不能从读中去领会。的确,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技巧都是无用的。朗读才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

学生活动篇:

1.学生阅读前应该说清要求,且指令明确,学生开始阅读后教师尽量不要说话,干扰学生。

2.多让学生说,教师只是引导者,不断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3.学生说错了,要引导其思考,而不能直接制止,或者反而说“非常好,请坐。”(这样学生也会摸不着头脑)

4.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要真实、具体,不能总是说“很好”“非常好”“非常非常好”。

5.对待学生要亲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真正走近学生,和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和对话。(石秋萍老师语)

6.多真心地赞美、鼓励学生。(比如,你的声音很好听,可以大一点声吗?)

7.学习活动要有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行为篇

1.设计要新颖,不可同于日常课。

2.整堂课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线。

3.要回归文本,不可脱离文本。

4.素材、语言的选用要能够触动人心,课堂上完要给人留下一些触动或震撼。

5.教师上课要有激情,不可过于平,表情动作要亲切。

6.上课要把握好节奏,款款而来,和风细雨,不可“快马加鞭”(孙玉红老师语)

7.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语文教师要真心热爱语言文字,要沉入文本(孙玉红老师语)

8.文本解读不可过早地贴上“标签”。(石秋萍老师语)

9.要充分了解学情,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准备两套方案。(石秋萍老师、孙玉红老师语)

10.学习目标要小而具体,运用一些动词。(邱逸文老师语)

教学效果篇

1.课堂上学生的生成很重要,要呈现出来。

2.效果(目标)要前置,教学设计前就要想,让学生学到什么。(孙玉红老师语)

3.一堂课要给学生的心灵留下点启迪或人生经验或人文情怀。

4.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的少。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只有让学生体验感受,才能切实掌握知识。

5.合作探究板块中,问题的设计要有主次之分,要有层次性、条理性。

  6.教学过程板块与板块之间应该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回忆四十年前柏林生活的本雅明》,似乎在阐述时间的力量。让我莫名地想到一句:岁月不饶人,我们也从未饶过岁月。 时间...
    荒原苍狼阅读 1,313评论 0 0
  • 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消息:由于工作上的调整,这周五起我被借调到另一个项目组参与一个审计调查。此审计调查...
    鸢尾爱玛阅读 3,233评论 14 22
  • 【小简每日三条感悟】Day277补2019.06.01 001 要面对的终将躲不过,不如一开始就直视 002可以有...
    周小简阅读 2,454评论 0 0
  • 有时候,莫名的心情不好,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发呆。 有时候,突然觉得心情烦躁,看什么都觉得不舒服,心...
    无艺阅读 13,92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