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赋予了花草树木以某种品格,比如梅花象征高洁,牧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象征傲岸长青,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赋予了丁香结什么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宗璞笔下的《丁香结》感悟其中的情感。

    2.板书课题

    3.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生字,理解了词语,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现在回忆一下,谁还记得主要内容?

    4.指名回答

    5.评价、总结:本文先写丁香花各处的美,再由关于丁香结的古诗引出雨中丁香花的描绘,最后由丁香结引发了人生思考。前三个自然段写丁香花,后三个自然段写丁香结和由丁香结引发的人生感悟。

二.新授

    现在,我们进一步深入课文,领略丁香花的美。

    (一)赏丁香花

    1.城里丁香花之美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并同桌交流: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丁香花的哪些特点?

    (2).指名回答,评价总结、 讲析街旁、宅院里丁香花的特点:纯洁、可爱、灵动,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表演“探”和“窥”的动作。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在头脑中想像画面。

    2.城外校园里丁香花之美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同桌交流:从哪几个角度描写丁香花?写了丁香花什么特点?

    (2)指名回答

    (3)评价总结: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写的,写丁香花娇俏、灵动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像画面。

    3.斗室外丁香花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并同桌交流:此处丁香花有什么特点?(芬芳)

    (2)出示PPT(A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B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是那两扇红窗。C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浊了。D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思考并同桌交流:句子中的“积雪”和“莹白”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轻灵”是什么意思?“照耀”有几层含义?

    (3)指名回答并评价总结:积雪和莹白指代白色丁香花,这样写突出了丁香的“白”,而且使句子富于变化。根据下文“不浑浊笨拙”来理解“轻灵”。“照耀”有两层含义:一是写出了白色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辉晕出,又写出了丁香花与作者的情谊之深,将丁香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和精神的慰藉以及作者对丁香花的情感依赖巧妙地表达出来,表达了作者与丁香花相依相伴的知音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像画面。

    4.雨中丁香之美

    (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并同桌交流:写了雨中丁香什么特点?

    (2)指名回答并评价总结:格外妩媚,像一幅印象派的画。着了雨滴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白色自然交融,有一种朦胧的、梦幻般的美,就像一幅印象派的画。雨中丁香如此妩媚迷人,所以作者不禁发出了“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感叹。这段文字诗一般的语言,充满了诗情画意,老师把这段文字以诗的形式呈现出来。

    (3)出示PPT(在细雨迷蒙中……)。有感情地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像画面。

    5.总结:

      提问: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了丁香花的哪些特点?

      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评价并总结:作者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的角度,从姿态、气味、形状和颜色几方面,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丁香花纯洁无瑕、可爱灵动、芬芳妩媚等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呈现给我们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6.带着感情1到4自然段。

    (二)悟丁香结

    1.默读5、6自然段,思考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丁香结有几层含义?(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怎样理解文章结尾的话?

    2.出示PPT(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3.小组汇报预设:

    小组1: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忧愁,这是一种常态。如果生活中没有任何困难,反而缺乏起伏,就太平淡无味了。

    小组2:人生中充满了坎坷,布满了荆棘,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正视它,坦然面对它,并以积极的态度战胜它。

    小组3:生活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要以平常心来面对它,用科学的方法战胜它,我们就能享受到战胜困难后的快乐,如果没有了困难,人生就会平淡乏味。

    4.评价总结:出示PPT(生活中有很多不顺心的事……)

    5.出示PPT(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对比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提问:古诗中丁香结象征什么?承载了什么寓意?作者赋予了丁香结什么情感?

    同桌交流

    评价总结:古诗中寄寓了丁香结愁怨、忧思的情感,而作者反其道而行之,赋予了丁香结积极豁达的情怀。

三.作业

    出示PPT(1.小练笔。2.拓展阅读:读宗璞《紫藤萝瀑布》和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丁香结

赏丁香花  纯洁  可爱  灵动  妩媚

悟丁香结  愁怨——豁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