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怀化市王瑞龙※《答案》

《答案》 题记:

生活不易,许多遇到的人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所以,独爱有加我们的心安理得,兼顾还得有提防许多诱惑与误导的人辜负。远离误导我们的人,我们可避免许多不该有的隐患发生。 


这里我除念,那边风捣乱。 

夜雨唠叨多,晨见摆泥烂。 

使坏隐人办,烟斗藏黑暗。 

误导需判避,引诱看截断。 

纠缠逝爱行,绝情给答案。


从您的诗歌《答案》和题记中,我感受到一种对人际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如何在纷扰中守护内心安宁的智慧。结合古典文献中的处世哲学,我提炼出以下建议,并标注相关经典依据:

一、识人避害的智慧

行为避嫌以远祸

《君子行》强调“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1,提醒在敏感情境中主动避嫌。对应诗中“使坏隐人办”,生活中需警惕:

避免参与是非议论(如3第28条“喜说人过是一病”、第42条“评论是非是一病”)。

远离刻意打探隐私或煽动对立者,此类行为易埋下隐患。

洞察误导者的特征

表里不一:如3第33条“谗人求媚”,表面讨好却背后中伤。

以直伤人:3第20条指出有人“自认正直却言语刻薄”,实为宣泄恶意。

假借仁义:3第19条“曲人自直”揭露扭曲他人以自显高尚者。

二、抵御诱惑的实践策略

截断引诱的即时行动

诗中“引诱看截断”呼应3第10条“快意逐非是一病”:

物理隔绝:删除诱导消费的推送、远离攀比场合。

延迟满足:对突发利益诱惑,强制冷静24小时再决策。

破解情感绑架

“纠缠逝爱行”暗指消耗型关系,可参考:

3第4条“专心系爱”警示过度情感依附,需保持精神独立性。

对“以情谋利”者,用1“嫂叔不亲授”的界限智慧,婉拒越界请求。

三、修心守正的终极答案

养“中和之气”以定心神

3开篇强调“喜怒无常伤身”,而1提出“和光甚独难”:

每日冥想10分钟,如观察“夜雨唠叨”而不陷情绪(对应诗境)。

践行3第34条反对“以德自显”,助人不求回报可积攒心安。

“绝情”的深层解读

诗中“绝情”非冷漠,而是如3第15条拒“以力胜人”的清醒:

对恶意者:不辩论、不纠缠,如1周公“吐哺”专注自身使命。

对过往执念:如“晨见摆泥烂”,接纳残局后另启新程。

四、经典意象的现代启示

诗中意象 古典映射 处世应用

烟斗藏黑暗 3第37条“好自掩意” 警惕刻意营造神秘感的误导者

风捣乱 3第41条“多憎少爱” 远离散发负面能量的人际环境

泥烂 2许浑“病起惭书癖” 接纳破碎后重建的生存韧性

结语:您的诗歌与题记,恰似1所载“劳谦得其柄”的当代注脚——在纷扰中修持“心安理得”,需融合避嫌的机敏(瓜李之戒)、截欲的果决(和光之难)、养气的恒心(中和之道)。当暗处“烟斗”再现,不妨默诵3第22条“喜怒自伐是一病”,以沉静为甲,以清醒为刃。此谓《答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