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即将到来的端午,眼下的高考两日仿佛才是值得举世瞩目的“传统节日”,考生置身其中,悲喜交加;准考生望着目标,惶恐不安;而我们这群“过来人”脱下了校服,拜托了课本,告别了青春,如今剩下的还有什么?可能最多的是在这个“节日”里回头看看脚下曾经走过的路,到底是什么样的路能让我们走得这么爱恨难忘?
高考比之古代的科举,封建迂腐的东西少了很多,但是本质上的僵硬还是残存,我们记得的总是冷冰冰的公式和不知道情由何生的抒情散文,很多道理、很多知识,违背了“格物致知”的轨道,只是在我们尚未开化的大脑里硬是播下了顽强生长的种子。我如今才恍恍惚惚的明白,学习的真实面貌是怎么样的,却也感谢当年学校反人类的在我脑子里灌输的知识,我如今慢慢将它们与我的生活融会贯通着,但是很生硬,正如当年灌进去的时候那么的生硬。
如果说高考前所学习的一切压根没有一点用,我想这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才会有的想法,我们始终是在受益于这场应试教育的,无论如何,至少它教会了我们卖东西写招牌不会写出错别字,买菜砍价不至于算错数,即使碰到了骗子也能用伟大的逻辑思维去鄙视他们的智商。作为这场应试教育的“成人礼”,高考除了其自身的意义之外,仪式感也非常之强,我们从一出生开始,仿佛就是为了这场仪式而参加“革命”的,有理想有目标的感觉大体就是如此。
我参加过两次高考,不幸,又万幸。不幸的是,我的第一次“革命”以失败告终,苦命的参加了“二次革命”(虽然都是本人自己的原因)。万幸的是,因为有了着第二次的经历,我如今至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人总是埋怨眼下的生活多么的糟糕,如果当初走另一条路或许就会不一样。这绝对是一个伪命题,纯属物理学得太好了,我并不是反对人们避免幻想,幻想可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我只是不赞成人们把幻想好不合理的放在现实中,像救命稻草一样的牢牢抓住,只要你从未有被“如果”宠幸过的经历,过多的假设应该暂且打住,生活还是可以期待的。而且我相信,我们脚下走过的每一步都没有多余的路,走过了,就过了。
我想正是因为高考“宿命论”让每一个学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为代价太大,所以无论怎么走过都是后悔的,人永远都不会满足,而学校从来不倾向于教我们试图去满足,只是告诉我们,这条路通往天堂,这条路通往地狱,可就是不通往人间。我的经验告诉我:高考很重要,它关系着你之后的路,同时,高考又不那么重要,因为它也只不过是你人生路上的一处风景,风景好看一点,将来的步子迈得就欢快一些;风景坏一点,也只会带来一时糟糕的情绪。正如王小波对待死亡的心态一样:“事实上,我要做个正经人,无非是挣死后塞入直肠的那块棉花。”我们的终点都是相同的,只是路上的风景不同,谁又敢说错过了“高考”的美景之后就没有风景了呢?
说古人显得有距离感,就算是那些活着的有成之人,也并不是都在高考上吃到了好果子。马云当年高考三次,总分还是不过本科线;周鸿祎连高考都没参加过,可算是连高考的一片叶子都没欣赏到,可是如今他们却成为了我们的“偶像”,靠的是什么?不一定是高考这把梯子吧?我们要重视高考,但也要明白,实现我们的目标不一定全赖与它,况且很多人在怀着高分选专业的时候,压根儿不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有一天你明白的时候,或许还会压着牙的悔恨着:当年要是没参加高考该有多好!
有些人明明白白的在高考中成为佼佼者,有些人浑浑噩噩的在高考中成为loser,但是在遥远的未来,那个明明白白的实现自我的人却还是属于未知的那个人,可能是你,可能是我,也可能谁都没份儿。我们可以在高考考场上赌一把,却不要把一生都压在高考上,即使失败,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云雾,那时实实在在的路,没人会枉走,只要你认真走下去,就没有一步是多余的路。
脚下没有多余的路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