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随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自卑与超越》这本书,里面详细的描述了一个人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与他周遭的环境密不可分,如果你唯唯诺诺,很大程度上会拥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父亲或者母亲,如果你脾气不太稳定,你又会能会拥有一个说你干啥都不行的家人,不一定是你的父母,但一定是你成长过程中曾经在意的人。甚至我们当时在读书群讨论的时候,发现许多时候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爸的现象也很正常,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怎么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长成了批量生产的状态呢?

假设A在年幼时期做了不符合家庭观点的行为,被家人武力教育,那么A会在为人父母后对待子女所谓错误的行为上,很大几率实施同款武力教育行为,并且认为理所应当,事实上,当A这么做了之后,问题并没有被解决,伴随着宣泄情绪式的教育,缺乏了双向沟通的桥梁,埋下了孩子再次犯错后潜意识里的恐惧,导致你有可能慢慢失去连接孩子生命体验的机会!至于为什么是连接,因为孩子作为一个个体,你们的沟通是双向的,如果在沟通过程中,一方让另一方感到压抑和无助的话,孩子是会存在单方面切断连接的情况。具体表现就是你所发出的任何讯号,他们都可以实现充耳不闻的状态。

其实解决方式也很简单,和个体人做朋友,不要因为年龄阅历还有外表而产生任何的不平等眼光和看法。真诚永远是朴实无华的必杀技!有许多人会觉得你吃穿用度一样都离不开我,你不是个附属是个啥,这样想未免也太过狭隘,请把眼光放长远点,他们不只是你的子女,踏出家门后,他们更是人类和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部落的起初存在原因也是为了繁衍和传承,来自潜意识里的生存和活下去的动力,并不是条条框框繁文缛节的批量生产工厂。

估计有许多宝子都经历过被迫喊长辈亲属的经历吧,其实细究起来这种行为真的不奇怪,奇怪的好像是那些热衷于我们应该什么都会什么都对的家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就用自己舒服和自在的状态来地球舒展你的小小触角就好啦。如果碰到不喜欢的不用忍着不开心强迫自己不放,碰到开心的有可以分享的人就真诚分享,没有也不用沮丧,把它放进自己的百宝箱,遇到合适的机会再让有缘人一睹那也不错呀!

最后回到那些被成长的长辈们,如果人生旅途还没有到最后一站,试着和内心蜷缩的自己和解,他一直在等待你抓住他,在等待你给他一个惊艳自己和世界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发现了他的存在,那么恭喜你,你不再是独自一人,多听听他在说什么,你就能知道自己到底这一生在追逐什么呢?想要抓住的又是什么呢?看到这里的朋友,祝愿你们终将是自己,迟与早罢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已经从学校回来近一个月的时间,其实也是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一个月,没有为找工作努力,有的只是为自己每天浪费时间的焦...
    暂时随意阅读 747评论 0 1
  • 2020年7月18日 星期六 小雨 越是临近考试成绩的公布时间,我越是焦虑。即使不知道这焦虑突然从何而...
    讨好少年的自我救赎阅读 1,280评论 0 2
  • 后期整理字体以及排版问题,修订不适合的翻译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Smart, ye...
    iamzzz阅读 4,075评论 0 0
  • 1.传播学有四大奠基人,有早期和后面传播历史的发展。所以传播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还是分很多流派,很多观点,一个...
    露露风阅读 4,434评论 1 3
  • 名词 1.媒体的多任务处理:实际上是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迅速切换,而不是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而这种切换对精神的影响比人们...
    我不是吴绮雯阅读 3,4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