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师在与刘丰老师合作的《开启高维智慧,活出生命境界》的课程完成后,给我们分享了他的一些反思点,从田老师的复盘中,我也有一些心得与感悟。
1、对商业的重新定义
关于企业,西方普遍认为是盈利的组织,而东方更偏向于企业是员工修行的平台,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是稻盛和夫,他认为员工重要性比客户大。只为人的欲望提升的话可以出生但入不了死,如果注重心性提升,其更有意义并富有持久性。灵魂的修行是高于财富的,财富是无底洞,已有的财富和功利心会透支生命,我们在企业的目的更应该将它视为一个觉醒和修身的平台,为了灵魂和心性的成长。企业组织存在的意义也需要重新定义,更长远来看是一个公益组织。企业凡做到极致,像巴菲特、盖茨、马云等,都有社会功能诉求。未来教书育人的机构也可以尝试这样,让社会属性大于盈利属性,社会的责任是第一目标。稻盛和夫主张改造人的核心价值观,其“六精进”值得学习。用东方智慧做人,用西方智慧做事,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如何把人心聚齐、人的潜力激发,我们需要用更多赋能型的东方智慧;而完成商业目标,实现盈利能力,养活自己则确实要借用西方多年的经验结晶。稻盛和夫的活法和心法是东方智慧无疑,而他的阿米巴经营其实是西方财务精算和目标管理最好的结合。
想想头马俱乐部这个组织,就是一个典型的非盈利型机构,他已经坚持了95年,目前遍布135个国家,1万多个俱乐部各个充满活力。跟它摒除了逐利的目标,专注在会员个人成长和发展上有很密切的联系。像AACTP俱乐部是一个非盈利型组织,他已经坚持了95年,目前遍布135个国家,1万多个俱乐部各个充满活力,它摒除了逐利的目标,专注在会员个人成长和发展上,他们更强烈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所以这个俱乐部一直运营得很好,充满着正能量,也越来越壮大,很多无私的俱乐部官员都是默默的做贡献。
2、相信一切本自具足
这是一切信的源头,相信自己和别人都本自具足,可以获得更多的信任。作为老师,相信学生有佛性,可以打开学生的心门,相信与爱的力量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道是不需要传的,需要与自己内在的本自具足连接。能传授的知识都不是上等的。我们遇到任何一个问题或挑战,都可以问问内在的佛性,与自己的内在对话(此为高维的核心,也是禅创的核心),可以接通人体的集体潜意识。人的阅历越大,能量越专注,有大愿引领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相信相信的力量,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为人性中善良的一面赋能,你会激发自身和他人更大的潜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田老师在课堂上用降维的教法其实是为了让学员升维,降维本身就是教学活动的体现,老师其实就是学员高维和低维之间那个桥梁,过了桥之后,悟到什么程度的道那就看学员各自的修行和本事了,这也正是教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时刻保持觉察状态
人生最重要的状态就是觉察,听任何人说话,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应用(修行咒语):
1)第一反应“你说得对”——启动内在对话;
2)对方为什么说得对——自己的觉察力与原神对话;
3)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学到了什么?——处在学习态;
4)往高维看一下——透过现象本身看更深层次的意义
开启本自具足的钥匙就是觉察和内省,我们需要找到我们自己的找钥匙的方法,开启发掘本自具足的路途。马云说:“我没参加过什么培训,我犯的每一次错误就是最好的培训。”有人采访一位外面知名人士:“如果你能回到18年前,你会给18年前的你有什么建议吗?”他很坚定的回答:“Nothing”。学习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有时也许我们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最好的学习来自于我们的经历,真正的智慧是从经验中学习和反思。知识可以向外求,智慧只能向内求。多花时间反思回顾每一次事情。时刻保持觉察可以让我们时刻处在学习态,少评判他人,我们自身也会越来越智慧。
人生处处是修行的道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我们都可以将其认为是修身养性的平台,都可以促进自我成长,2019年是田老师的本命年,也是我的本命年,相信自己本自具足,时刻保持觉察反省的状态,祝福自己“猪”事顺利,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