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朋友圈越来越大,我却越来越不敢说话?

太长时间没有刷朋友圈,前几天在公交车上翻了一下朋友圈,发现很多眼熟的人都没有发朋友圈了,开始怀疑是不是我发太多朋友圈,都屏蔽了我。

一心想省事的我,直接点开了几个以前很爱发朋友圈的朋友的头像,却发现:

他们要么就是开启了三天可见,要么就是最后一条状态停留在好几个月之前,有些甚至直接关闭了朋友圈。

为什么大家都不发朋友圈了呢?

我问了好几个喜欢发朋友圈的朋友,闺蜜说的那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不是不愿意发,是每次发都要分组,太麻烦了,干脆就不发了。”

她放弃朋友圈,是因为一个月前的一个雨夜,她心情不好发了一条朋友圈——“你可能有很多假的,但你孤独得像条狗是真的。”

她给这些文字配了一张萧瑟的背影。发完以后,就关掉手机睡觉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她早已忘记了昨晚的小情绪,可是打开手机却让她差点把手机摔了。

朋友一个个都跑来问她,是不是跟男朋友闹矛盾了;

男朋友也很不爽地给她发信息,是不是对他很不满;

她妈妈也给她打电话,说是不是在外面工作受委屈了,赶紧回家当老师,安安稳稳多好。

她突然觉得,好无力,就一条散发着小情绪的朋友圈,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也不想表达什么,只是夜正深,思绪太多,想发点什么而已。

这一刻,她突然对朋友圈心生畏惧,原来这个曾经可以随意吐槽,肆无忌惮抒发情感的地方,早已变了模样。

于是,她决定放弃朋友圈,那些好的不好的想法,宁愿在自己的心里酝酿千百遍,也不愿意发表出来,因为这样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

人生大概就是一场越走越孤独的旅程,我们慢慢长大,学着忍住眼泪,学会什么都不说,学会变得虚伪,学会隐藏真实的自己。

这大概就是我们很多人不愿再发朋友圈的真相。

不是我们内心充实了,也不是没话可说了,而是,累了,不敢了,怕麻烦了。

曾经的朋友圈,是一个乌托邦,在这里,我们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颓废的。

我们在这里可以卸下盔甲,露出软肋,让人看到,其实你除了人前无限风光的一面以外,还有脆弱和狼狈的模样。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朋友圈,太多的人与人之间,只不过点头之交,甚至见都没见过,或者也就说过一句话,说完也忘了删掉,就留在了几百几千人的通讯录里,找也找不见,但是所发的内容都会被他们看见。

为了避免误会和减少麻烦,我们开始像白天一样成熟,藏起自己真正想说的话,隐藏那些负面的坏情绪,每天开始转发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写一些自己看着都觉得可笑的励志段子。

在社交软件越来越多的今天,我们都习惯了微信微博聊天互动,就很不想和人面对面打交道,尤其是需要认识陌生人的时候;

连发朋友圈都觉得很累,怕没人点赞评论,又怕被不熟的人瞎评论;

每回要参加社交活动,尤其人很多的那种就会觉得很懒很心烦;

工作中不得不假装自己是个开朗健谈的人,但内心戏其实是“累死了这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我,好吗?”!

慢慢地,社交在很多人心里已经变成了一种“不得不做的事”。

他们在社交中感到疲惫无比,但是还是强迫自己进行社交,很多时候,甚至消极地质疑:我这么不喜欢社交,是不是注定孤独终老?还是我得了社交恐惧症?

然而,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有些人天生就是容易在社交中感到被掏空,和玻璃心、孤僻没有关系。

其次,大部分自以为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其实只是腼腆或不善社交。

不要被所谓的“社交”、“人脉”的重要性误导,减少无效社交。可能你只是社交情绪疲惫指数上升了!

人要学会习惯沉默,心灵要逐渐冷却安静。

愿你能远离无效社交,在独处中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终日忙忙碌碌的人,总是希望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可是对于本来就很闲的人来说,这种状态可并不如忙人想象中那么好...
    微笑的瓦妮莎阅读 277评论 0 0
  • 书到的晚,开始的更晚,原谅自己,开始填坑。 作者简介很对味口,感谢训练营推荐这本书,"学会信任自己的心,以专注、创...
    May74阅读 175评论 1 2
  • 那年在北京找房子,因为太急,没有合适的单间,我一咬牙租了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后来觉得一个人住,太过浪费,就做起二房东...
    三悟阅读 1,129评论 0 2
  • 上周一梦,梦的胆战心惊,梦的思绪万千,回忆连绵。 梦的源头是微博昵称,昵称衍生幻想,幻想繁衍出了欲望。以...
    至简时光阅读 2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