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杂谈 | 回龙观故事

2017年第55篇文章

从小到大都没怎么离开过回龙观这片土地,一个地方存续得久了,多多少少都有故事流传,今天就想说说回龙观的故事。

先说回龙观这个名字

这里早年其实不叫回龙观,而是“停灵宫”,本来是座行宫,是当时运送皇帝灵柩时的歇脚之处。

明景泰年间,朱祁钰在位,而这时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的明英宗归来,被朱祁钰尊为太上皇,名为太上皇实为软禁,尝过权力滋味的朱祁镇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发动政变重夺皇位,失败者朱祁钰自缢。按理说每一位故去的皇帝都该入皇陵,但是朱祁镇不乐意阿,他耍了个花招,这也导致朱祁钰是唯一一个没入明朝十三陵的皇帝。

是个什么花招呢,在朱祁镇暗中安排下,抬灵柩的人每走一段就开始喊累,要换人,而且换人间隔越来越短,装作灵柩越来越重的样子,这时候再来个“托”说这是天命难违,这就顺理成章地返程了。那不去十三陵,就单建一陵吧——景泰陵。回来时还在停灵宫休息,所以就取了这龙回首之意,改叫回龙观

听姥爷讲,回龙观原来真是个道观,这边曽住了一群回民,却被一个活佛打跑打了,宣称方圆十里,不许有回民居住,现在看看回民聚集的区域离得趋势好远,如小辛庄、定黄庄。活佛自然也有故事,他住在东庙里,有个徒弟,一天下大雨,没处去找柴火,就问活佛没有柴火怎么烧饭呀,活佛说那就烧自己大腿吧,徒弟真照做了,烧完饭腿却一点事没有。活佛去世时,身躯还在放在庙里,却有人看到他骑着驴往村西北走了。

回龙观有三座庙,南庙,北庙,东庙。

东庙早早就没了,听闻庙里的布局和潭柘寺一模一样。

北庙也只剩了前大殿和影壁,里边本来该是正面关公,背面如来,两边四大天王的布局。这影壁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没人敢动,姥爷说起它的时候一直在说影bāi,仔细想了想才分辨出来。

这个影壁底下小上面大,说里边有条沙龙,发大水时,水流都只敢从庙的两边走,不敢没上庙台。曾有个人看影壁上土多,就凿了几下想要清理,结果第二天就被封住了眼睛,洗了又洗,这才能视物。

南庙,也被称作五脏庙,里边有大鬼、小鬼、判官,庙前一个井,后大殿一个井,曾经有个车夫,不想走太远,图省事就去后大殿打水,想要“饮牲口”,意为打水喂马,结果打上来的水都是黑蛇。

原先六月六的庙会都是在南庙开的,在前大殿搭台唱戏,传闻有条红色的小蛇,也是带着冠子的“小龙”,时常盘在柁头上,如果唱戏的时候它出来听就风调雨顺,如果它不出来,那戏台子就连风带雨都给掀了。

回龙观有口井,叫做四眼井

井盘上有个马蹄印,水质清凉,想喝水直接趴那喝就好,有人把井水拿去检测,成分与玉泉山的水一样,可惜村里拆迁,井被封了。发大水的时候,水流也不敢没过这口井,那怕鼓起包来,也只敢从井两侧流过。有个习俗“六月六,亮井底”,清澈见底,据说能看到很多手表在井下。

井里还有黑金鱼,姥爷小时候淘气,抓了只金鱼出来,被旁边的老人一把抓过来,说臭孙子赶紧放回去,而南来北往的商人过来卖金鱼,必须换成井水,还要往井里放生金鱼,否则没人会买他们的鱼。

庙破了,泥塑倒了,井封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明朝是中国王朝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既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热血誓言,也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果敢和...
    冷眼观史阅读 8,124评论 11 57
  • 明朝是中国王朝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既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热血誓言,也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果敢和...
    冷眼观史阅读 10,600评论 5 32
  • 我的音乐观 听了40多年的音乐,还真的没怎么想过自己的音乐观,总感觉音乐对所有人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当然长大后发现在...
    扑通公子阅读 3,573评论 0 1
  • 以前总是说空间里发小秘密的都是精神病无聊的人,闲的没事了偷偷摸摸说些什么。 如今,我却发了一条,才明白,那些人都...
    谁与光阅读 1,540评论 0 0
  • 易效能的强大不仅体现在课上实用的知识和人生哲理,而且还体现在这个90天践行的系统上,这个是任何一个线下课无法比拟的...
    colin顾阅读 1,6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