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的时候,让他哭还是马上哄?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记忆深刻。文章写的是美国妈妈怎么养孩子。其中一点是,孩子小的时候,要训练他懂得不哭才会被满足。孩子哭的时候不管他,让他哭几分钟,等他不哭的时候再去安慰他。

每个父母最受不了的大约非孩子大哭莫属。如果孩子真的能被训练成,提要求的时候不哭,需求不被满足不哭,该多好啊。我当时就在想,这真是个好办法。这样的孩子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他总是哭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心里有个疑惑渐渐地越来越大。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不会说话,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例如,饿了渴了,哭,不舒服了,哭等等。只有哭了,大人才能知道孩子有需要。如果孩子不哭,那大人怎么知道呢?如果孩子被训练成认为不哭才会被满足,那么他一直静静等着,大人又如何知道他有需求了呢?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孩子长大了,也仍然是认为不哭不闹,安安静静才会被满足,那么他会不会一直是不知道争取的?他会不会是一直静静等待别人满足他的需求。而不会主动把自己的需求提出来?

孩子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哭的孩子反而感觉不是孩子了。小智从出生起,一饿就哭,每次他一哭就喂他喝奶。慢慢就能判断大概的喂奶时间。很多时候就能排除这一项,而考虑他是不舒服才哭。就是靠他的哭声才能慢慢摸索出规律,从而能够准确及时的对他的需求做出反应。也有时候,无缘无故哭,就当他是在锻炼,让他自己哭一小会儿。

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两岁之前,是培养安全感的时期,怎么宠爱都不过分,不会把孩子宠坏。与其把别人的经验当作金科玉律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倒不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育儿方法。

怕孩子把哭作为武器来让父母满足其需求是父母们心里的隐忧。然而哭本来就是孩子的武器,孩子沟通的工具,因为孩子没办法像成人一样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但要不要让孩子的这个武器起作用却是父母的事情。孩子一哭,父母就妥协,那当然会成为很有效的武器。孩子哭,父母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那么孩子的这个武器就没那么有效了。孩子也不会再试图只用这一招来达到目的。

所以,关键在于,不是训练孩子不哭,而是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哭闹。父母对孩子的哭闹毫无办法,当然会畏之如虎,恨不得孩子不会哭。这是父母的缺失,却不是孩子的不对。教导孩子是每个父母的责任。做一个合格的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修炼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