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会拒绝? 文/萧秋水

拒绝,是个很难的事情吗?

对有些人是,对有些人不是。

我就是后面的“有些人”。

别人问:你买5本书,能送我一本吗?我回答:抱歉,不能。

别人说:你如果粉我,我就买你的在线课程。我回答:抱歉,不粉。课程不买就不买,无所谓。

这是直接了当地拒绝。

别人说:我有个问题想问,你能不能回答我?

别人说:我关注你很久了,你每篇文章我都看,我有个请求……

我通常不回复。不是骄傲,而是提问的方式错了。如果说我冷漠,我相信很多得到过我回答的人都并不同意。

这是无视式拒绝法。

别人请我帮忙,我帮了,但是发现,帮了并没好下场,还吃亏了,好,下次再请我帮忙的时候,我就不帮了。

这是教训式拒绝法。先吃亏,再明白应该拒绝。

别人说:我觉得咱们适合在一起。问题是,我觉得不适合。

很多年前,我做信贷时,当时取大额现金要审批,就有企业来找我,说给我钱,让我审批。我当然拒绝。

这是原则式拒绝法,因为和我的原则相悖。

别人说:银行卡能不能借我用下啊?密码告诉我一下?

我微笑着说:今天天气不错啊,那晚的超级月亮看了吗?

这是转移拒绝法。

对方坚持问怎么办?那就直视,笑着但坚决地说:“不好意思,不方便!”

有时候会遇到别人问年龄、收入、婚否等(真心希望这种基本素养能够由家庭和学校完成啊,很多小孩子似乎不明白这有多么不礼貌)。

我都哈哈一笑,说,“不好意思,咱们似乎还没熟到这个地步吧?”

这是打哈哈式拒绝法。

别人说:有个众筹项目很好,参与一下吧?五十万就行。

我说:我钱都在股市套着呢,没钱啊。

这是借口拒绝法。

在国外遇上搭讪的男子,问是否去酒吧喝一杯。

我摇头做茫然状,表示英语太烂,完全搞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这是装傻拒绝法。

……

基本上,我不多犹豫、敢于吃亏但吸取教训、不违背原则、脸皮厚、不怕得罪人……所以,拒绝对我来说不成问题。

最主要的是:我善于总结。

遇到哪类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应该采取何种拒绝模式。

不懂拒绝的人,来问我某件事情如何拒绝,我可以告知,但是,发生了另外的事情呢?是否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如何拒绝,都要问人?

有些事,你告诉了他如何拒绝,他很犹豫:哎呀这会得罪人的啊……你说,得罪就得罪呗。他说:那不行啊。

年轻的女孩不知道如何拒绝男友的非分要求,左右为难,告诉她拒绝,她又担心:那他要离开我怎么办?

问题是,不负如来不负卿,世间难有双全法啊,大哥们妹纸们。前怕狼后怕虎,就算是智慧如敝同乡孔子,估计也没招吧?

我就接受少有的几类要挟,比如说用我家人来要挟我,不过秋后算账这事我也还是会的——这也只是假设,从未发生过。只是因为存在这种可能性,所以我对于某些接受了要挟的人,心存悲悯。

另外,在善于总结的背后,还有些隐含的东西。

比如说我刚刚在微博上炫耀说手里有五十万闲钱,别人来鼓励我众筹,那这事怪不得别人,怪自己得瑟。

比如我刚刚用英语和别人谈笑风生,想装傻的话,这演技就太烂。

比如我吃了个亏,别人再来找我,我还是不好意思拒绝,那这是我傻。

比如别人说如果我怎样怎样就买书买课程,假如我很贪婪,害怕不那样做别人不买,这就是受制。

比如一再遇到提出非分要求的朋友,需要检讨自己的交往原则。

如果不贪婪、不恐惧、有足够的底气,再掌握相应的技巧,通常来说,拒绝这门艺术,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指望一篇文章就学会拒绝,也是不现实的。我不可能罗列出所有的情况,而且每个人的性格有异,我皮厚脸不嫩,心黑手又辣,拒绝起人来如同砍刀切菜,绝不拖泥带水,忘性又大,得罪过谁自己都不记得。对于皮薄脸嫩心软一件小事记十年的人,就未必有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