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培训强根基,宣传实践焕新姿
为助力团队成员在三下乡实践中讲好乡村故事,2025年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寻心中益,乡约石柱”挺膺担当实践团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开展新闻稿专题培训。
此次新闻稿培训帮助实践团成员系统掌握“何人、何时、何地、何因、何事、如何”的六要素逻辑,将碎片化的实践信息转化为结构化叙事。例如在标题创作中,学会运用“主体+事件+结果”的核心框架,使信息传达从模糊转向精准;在导语撰写中,能以“政策背景+时间+主体+事件”的模式快速切入。这种训练让团队成员摆脱“流水账”式写作,建立“筛选—提炼—组织”的专业思维,面对田间调研、入户访谈等场景时,能高效抓取关键信息并形成逻辑清晰的报道。
同时,培训聚焦三下乡、乡村振兴等具体场景,团队成员掌握差异化的叙事策略。以民族地区实践为例,通过融入“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等地域元素,引用“攒劲得很”等方言并加注释,使内容更贴近乡土语境。在具体写作中,学会以时间为序展开细节,用“紧接着”“随后”等短语衔接场景,可搭配现场照片形成“文字+视觉”的立体传播。此外,培训强调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如第三人称书写、数据精准核对),促使团队成员以中立视角记录实践。
经过培训的团队成员能将新闻稿转化为多元传播形态:拆解为公众号“卡片式排版”、提炼金句适配短视频平台、制作“推普前后能力对比”图表等。这种全媒体传播打破了三下乡“做完即止”的局限,形成“活动—记录—关注—资源”的良性循环。实践团可通过新闻传播让实践影响力持续延伸,为乡村发展注入长效动能。
从校园到乡村,新闻稿培训让团队成员以专业传播能力激活实践的深层价值——这不仅是写作技巧的提升,更是青年用文字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实践。
供稿人:易丽、张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