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打卡|16 与压力联结

昨天写的笔记一开始被判定 100%AI,改了几遍都是这样的结果,就很离谱。

可能太理性的叙述就跟没有感情的机器一样吧,嗯,我感觉到了压力。

今天看《幸福的陷阱》作者提出压力管理的关键在于"联结",就是接纳压力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以觉察的姿态活在当下。

是啊,压力已经产生,我跟压力已经产生一种关系,只有好好与之相处,团结在一起,双方才会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作者提出通过培养"观察性自我"与"思考性自我"的平衡,学会与情绪共处。

观察性自我,顾名意义就是一个名叫“观察”的自我,它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留意身边及内心发生了什么,它对什么事情都怀着好奇开放的态度来对待,不评判,不指责,不卷入,不排斥。

我的压力来源基本是毕业这一方面,论文,实习,找工作,还有纠结考公考研。

还记得昨天把写完的论文给 AI 检测, 哪怕只有 8% 的 AI 率,我都心慌的不行,我清晰记得心脏漏跳的恐慌感,这正是作者所说的"被焦虑裹挟"的状态。当时的我完全陷入在情绪里,连窗外的雨声听起来都那么烦躁。

观察性自我以好奇的心态观察这个恐慌,去感觉它的形态,陪着这个恐慌度过每个形态,虽然“观察”没有给一点建议,但这种觉察和陪伴会给恐慌感觉到温暖与支持,让我们的情绪逐渐平静。

作者建议我们平时可以给观察性自我增加练习,一般来说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最简单的是从呼吸入手,还可以从身体和周围环境入手。

具体怎么练习我就不写了(`へ´)

接下来是思考性自我,顾名思义,这个叫“思考”的自我是很擅长思考的,

就像脑海里有个小人,一直喋喋不休的跟你说这个说那个。

它会给你建议,也会对你有评价,但这些评价可能是错误的,偏面的,因为它也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分析得来的,并不准确。

对于思考性自我,不用理会太多,可以问问自己,如果痛苦的想法和感觉都没有了,会如何行动?你会去哪里?这也许就是你的目的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