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让我第一次走进网络直播。从开始的“逼上梁山”到现在的“梁山好汉”,这个过程中有过太多的迷茫。
教书育人本是老师的天职,上课也是每个老师的本职工作。但此次面对的,有可能不只是学生,还可能包括学生的父母,学生的爷爷奶奶,甚至还有感兴趣的其他观众。我感觉到压力很大,因为我的表现不仅仅代表我自己,还代表五中的教学形象,不求有“名师名课”的效果,但至少也要“中规中矩”。
刚开始的两天网课我感觉越来越无从下手,因为平时在课堂上习惯了和学生们互动式的教学,突然要开展没有学生参与的“自说自话”的授课,着实让人为难。不过正好赶上时间调整,我就利用星期天一天的时间进行反思,我还动员了我们两个班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提意见,最后结合我的想法,概括了这么四条:
1、好的课前准备能让讲课的思路更清晰,课堂教学的节奏更容易把控。
2、直播属于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在网络的另一段,学生的情况难以掌控,听久了学生会枯燥、无聊、会打瞌睡,所以及时的互动以及老师激昂的声音能够减少这一症状,当然有趣幽默的方式更有助于课堂氛围。
3、关键知识点需要反复强调,不然单纯的图文讲解学生很容易走神。
4、反复的对学生提问,能够达到调动学生思路的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互动上来,甚至适当的连麦也是必不可少的。
明确了以上四点,在紧接着的一周直播课上我感觉得心应手了许多。
实际上,线上教学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重新塑造,如何让学生形成自我暗示,从假期状态脱离出来,形成新的学习风格,一则需要家长的协同,二则需要学生的自适应和主动性,两者是保障网课效果的重要前提。在学习中,学优生往往不需要与传统课堂相似步调的教学,他们通过自学和练习,便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他们对网络教学的需求更倾向于“答疑”。对于学困生,传统课堂的时候在教师的督促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而现在脱离面对面的环境,如何唤醒他们?如何做到面向学习水平较大差异的全体学生?
我认为做好这三点,至少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一、家长的沟通+引导。虽然多数家长已经上班,可能每天陪伴孩子学习的就是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但我们仍然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家长的协同作用。要让每位家长觉得老师是真心诚意地关心自己的孩子,老师心系的不是班级那1/60的成绩,而是每个家庭100%的希望。
第二、学生的威逼+诱导。网课期间我经常给学生讲自律的重要性,讲彭于晏的自律人生。我们要相信大多数学生还是听话的,所以只要我们提醒到位,这一部分学生都会按时听课,及时提交作业,都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对于那一少部分不听话的学生,我会告诉他们:你每节课的学习时长,你每天作业的提交,钉钉平台都有记录,做的不好的同学需要注意开学以后的“秋后算账”;我还会告诉他们:对网课学习认真的同学可以参评学校的“居家学习标兵”,而且开学以后对于居家学习的效果还要进行检测,成绩优异的还可以获得神秘奖品。
第三、老师的上课+辅导。快手上那些拥有成千上万粉丝的主播,他们都有一技之长,都有一项特别突出的技能,比如唱歌的宛转悠扬、悦耳动听,聊天的舌灿莲花、滔滔不绝。所以,老师只要用心一些,都能还给学生一个健康而又充实的线上课堂。但由于学生之间在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对课内教学的适应性不同,所以40分钟内获取知识的程度也就不同,那么这就需要及时的课后辅导。辅导课上我们选择各个题型,不同难度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从而达到“提高”和“补差”的效果。
总之,现在乃至未来,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创新教育思路,改善教学手段,一定可以使线上教学发挥最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