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新开了家“昭和怀旧馆”,门前两株樱花倒是开得凄艳。穿和服木屐的侍者躬身相迎,满口“空你七哇”甜得发腻。我本欲绕行,却见无数青年男女蜂拥而入,举着手机争拍那纸灯笼下的“武运长久”旗,滤镜一加,血腥的四个字竟透出几分小清新来。
“太君!您里边请——”柜台后戴圆框眼镜的掌柜忽然拔高声调,惊得我脊背发凉。抬眼望去,却是个染金发的青年正试戴军帽,帽徽上那枚毒日头赫然在目。掌柜忙不迭递上武士刀模型:“拍照神器!您横刀摆个姿势,点赞绝对破万!”青年咧嘴一笑,刀尖斜指镜头,背景正是巨幅“神风突击队”彩绘。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妖气从霓虹灯牌下弥散开来,混着章鱼烧的焦香,竟把血锈味裹得严严实实。
---
妖踪之一:神社连锁店
西城商业街忽现“祈福神社”,朱红鸟居下扫码支付香油钱。穿改良和服的姑娘笑盈盈递过木牌:“写下心愿挂在这里,东洋神明最灵验呢!”细看满架祈愿牌,中文间竟夹杂“八纮一宇”字样——当年侵略军屠刀上刻的,不正是这四字?
真有人将姻缘牌挂在恶魔的咒语旁,浑然不知自己正把痴心系上绞索。
---
妖踪之二:电竞招魂幡
最火手游推出“帝国荣耀”皮肤包。玩家操纵角色化身旧军装束,肩章军刀熠熠生辉。击杀特效竟是樱花飘落,配以“板载!”语音。当少年在屏幕前为“屠城模式”通关欢呼时,他亢奋的瞳孔里,可曾映出南京城墙上凝固的血痕?
历史课本里蜷缩的遇难者数字,终究敌不过炫彩特效里那朵妖异的樱花。
---
妖踪之三:学堂育妖田
某私立学校礼堂正上演“太鼓文艺祭”。孩童们抹白脸点朱唇,踏着阿波舞节奏蹦跳。校长致辞慷慨激昂:“领略邻邦美学精髓!”台下家长掌声雷动。无人发觉舞步踏着的节拍,与七十多年前庆祝“圣战大捷”的鼓点何其相似!
妖风过处,连童谣都成了招魂的咒语。
---
昨夜经过护城河,见水面漂着新落的樱花。暗红花瓣打着旋,恍如未干的血滴。忽闻岸边有人笑嚷:“快看!多像动漫场景!”几个穿水手服的女孩正以残阳下的日军炮楼为背景比心拍照。石墙上“武运长久”的刻痕早被藤蔓覆盖,此刻却在她们甜美的笑容里幽幽复活。
真正的鬼子何须渡海?当青年将军帽斜扣在烫染的头发上,当中年人把“神风”LOGO印上轿车,当孩童随着军乐节奏摇摆——那些本该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幽灵,早借着崇洋的皮囊还了魂!
事出反常必有妖。可悲的是满城人见怪不怪,反将妖氛当新风。樱花年复一年地开,我们笑嘻嘻地把玩着武士刀模型,却忘了祖父辈脊梁上,至今嵌着三八大盖的弹片。
警报声在纪念日准时响起时,满街行人照旧低头刷手机。屏幕蓝光映着一张张麻木的脸,那上面游走的,正是新鬼子最爱的良民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