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半年早起经历
最开始接触到“晨型人”这个概念,源于《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指的是早上四、五点或更早,在大多数人睡觉时,已经起床开始生活的一类人。
当初的我可以睡到艳阳高照才懒懒地起来,早饭和午饭并做一顿。所以尤其不能理解这类“晨型人”,在我看来不是自虐么。
而在去年春天某天突发奇想着尝试一下五点起床是怎样一种感受,定了7个闹钟,每隔5分钟一次,并把手机放在离床一尺的桌子上。
这就意味着,我必须起床才能关掉它,不然它就会一直响半个多小时,而这样一直响着我是无法再继续睡觉的。
平时喜欢的音乐在那时都成了魔音贯耳,催促着我起床。
渐渐地,7个闹钟慢慢变成了6个、5个......最后是2个,必须有2个,以防摁了前一个闹钟后再次睡着的情况。
就这样告别了春天,走过了夏天,迎来了秋天,秋天开始找工作,奔向各种应聘场所,于是这个习惯被打破了。
从春天到秋天,半年的时间,每天雷打不动五点钟起床,跳操,洗澡后六点,接着做早餐,享受早餐,出门上课或是去图书馆上自习。
时间越到后面越觉得五点起床是多么一个正确的决定,自律者得自由,我的计划完成率更高了。
再者皮肤变得更好了,身材也有一定的改善,睡觉时踏实而满足的,面临选择考研还是就业的焦虑感降低了很多。
在那段时间里也想通了一些事情,并拟写了自己的梦想清单和十年规划。
2.早起为什么让我更自律
在前两天复盘2016年经历时,想到了这段难忘的五点起床的早起时光。
是什么让我坚持早起整整6个月?为什么早起会让我更自律,我的焦虑感为什么降低了,每天计划的事情为什么都可以完成了?
有这些原因。
一是我窃取了时间。
是的,你没有看错。
在我跳操到大汗淋漓时或者细细煎鸡蛋时,六点或七点,很多人选择起床的时间点。在其他人才起床时,我都完成了两件事了诶,这时便有一种偷了时间的窃喜感。
二是用偷来的两小时,完成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接下来其他事做着会更顺手,于是计划完成率提高了。
你价值排序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就选择在这段时间做什么。我的价值观排序首位是健康,所以我选择了锻炼身体来维护和加强我的健康。
而在我最重要的事情完成后,其他事情我就可以细细地想清楚再做了,不会逃避说先做容易的事,把困难的事放一边,而出现困难的那件事迟迟没有完成的情况。
利用了人横向比较的心理,锻炼这件对我来说第一重要且困难的事我都可以完成,其他事为什么不能。
每天计划的事情都做好后,积累的痕迹使得内心的焦虑感淡下来。
三是早起这段时间不被打扰,效率高。
白天大家忙着工作和社交,很难有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于是这段珍贵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拿来用在喧嚣嘈杂时自己无法沉下心来做的事上,会特别有效率。
我尝试过傍晚进行锻炼,最多坚持过一个半月。跑步机人太多了,路边汽车尾气太浓了,楼下烧烤味太香了,朋友约着晚上聚餐,都成为了我放弃的理由。
而早上这段UNBROKEN TIME,可不能再找借口了吧。
专注于重要的眼前的事情上,便是自律。
3.如何养成早起的习惯
在工作大半年后,决定辞职。
为了在没有工作固定时间点束缚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自律的作息,我试着重新进入早起一族的队列。
那么重新拾起这个习惯需要哪些前期工作呢?
首先,早起需要早睡。
大多数人都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身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人精气神的充分补足,有利于早起的长期坚持。
那半年我每天晚上九点半左右入睡,第二天起来时也不会觉得困倦。
当然,对于目前将近12点入睡的我,会每天只提前半小时来调整到九点半入睡,充分借用了温水煮青蛙的原理。
其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点。
每个人的生物钟是可以调整的,但每个人的生物钟又是各不相同的。
有些人可以11点睡4点起床,有些人9点睡6点都不能起来,有些人睡6小时很舒服,有些人睡8小时都感到精力不济。
因人而异,多次尝试不同时间点起床来找到自己能够舒服起床的时间点,不让早起这件事浪费自己过多的意志力,顺势而为。
最重要的是,早起需要有事做。
如果起来后随便刷刷手机,看两集美剧,我相信很快你就会又睡到中午才起床。
这里的有事做,指的是你价值排序中前三位事情,我相信这三件重要的事,才能真正驱动一个人克服早起的困倦和冬夜的寒冷。
定下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并养成习惯,长久地积累下来,改变自然而然地产生。
总的来说,早起是在内心驱动力的鞭策下,找到与自己匹配的时间点,享受个人独处的时间,做长期看来有收益且重要的事。
我选择早起,是因为我爱这尘世寂静的样子,和自己静静做事的投入感。
希望你也可以试试早起,如果有用,可以与我分享你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