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妈微信上给我发了一条信息,是一条转载的鸡汤,总结起来有三层意思,一是人生苦短;二是所以要珍惜身边人,多看别人的长处;三是要天天快乐。看完以后,我感觉鸡汤变成了鱼刺,卡在喉咙好难受。
人生是苦短,但也不用给自己“天天快乐”这么大的目标吧,我觉得这比挣一个亿还渺茫。恐怕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天天快乐”。别说做不到,就是能做到,又有几人能消受?蔡康永说,祝人天天快乐,就像抓了一把糖塞进人家嘴里,而且以后每天只能吃糖,不能吃别的。我觉得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快乐”这种感觉如果用味道来形容,的确更像“甜”,我们不能因为喜欢甜,就天天吃糖,不吃别的。酸、苦、辣、咸这些味道都得尝尝,才是丰富的人生,人生只有一种味道,未免太单调。
如果有人还是执意要追求“天天快乐”,那么首先应该弄清楚“快乐”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快乐?要不然追求不到,反而徒增压力,以为自己过了一个毫无意义的人生。
我以为,快乐是得到某种东西之后的满足感,感觉很强烈,但持续时间短。比如孩子得到一个心爱的玩具,父母答应带孩子去游乐场,女人买了一件心仪的衣服,男人得到一辆喜欢的车,吃了一顿高级大餐,这些都能带来很强烈的满足感和兴奋感,可是一会就淡了。想要持续快乐,就需要持续满足,这有点不现实。
能不能快乐,不完全由自己决定,还得看外界条件是否允许,所以,快乐是不确定和不可掌控的。追求这种东西,几率和中彩票差不多,怎能不叫人心灰意冷,怀疑人生?
追求快乐的目的,无非是要体验人生的美好,但是想要体验人生的美好,快乐并不是唯一的途径。至少我知道,“满足感”也可以达到目的,而且成本比快乐低,量还比快乐大。
“满足感”,是一种完全靠自己就能获得的美好感觉。而且,可以天天有,时时有,刻刻有。
“满足感”的获得不依靠外部条件,只凭自己的努力。比如吃饭这件事,很难让我们获得快乐,但是只要你愿意,你就能得到满足感。你只需要花一点心思和时间,去体味食物的味道。再比如健身,马甲线、人鱼线自然充满诱惑,可是一个人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时候,不免彷徨,这么辛苦到底为什么,又不作明星,要那些线干什么,这就是想放弃的节奏。健身这件事的确不能让人快乐,但是如果你不在乎快乐不快乐,你只要求自己把动作做完,并认真体会撕心裂肺的酸和痛,最后你就会得到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让你觉得充实、踏实。
“满足感”是上苍赋予人类最公平的礼物之一,不受年龄、肤色、阶层的限制,它只青睐肯努力的人。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满足感,你没努力,就没满足感。这么好的东西,世间少有。
快乐固然好,但不足以支撑起厚重而纷杂的人生,满足感却可以。这也是满足感值得我们追求的原因。
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当然一个亿就算了,最好是自己努努力就能够着的,这样实现起来不难,容易获得满足感。比如学会复原三阶魔方,学习用喜欢的乐器弹喜欢的曲子,每天写一千字,画自己喜欢的画,给孩子编一个故事、每天练一小时瑜伽等,这些小事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倘若如探囊取物,就意趣全无了。
这些小目标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完全自主,只要你愿意,就没人能阻止你,只要你做了,就会有满足感,做得越多,满足感越多。这比追求快乐,现实多了。
与其追求不可期的快乐,不如追求可以掌控的满足感。让人生在平静中扎实、美好地前行,不好吗?至于快乐,如果他老人家愿意,隔三岔五造访一下,便正得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