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也是一份礼物:评《下乡养儿》
《下乡养儿》上、下篇分别在《读库》2013年第4、6期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赞誉者有之,反感者亦不在少数,甚至有人认为作者是在“以爱的名义行祸害之实”,种种说辞,不一而足。在这样一个传统断裂、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的国家,任何一种言行都不得不承受来自不同评价体系的估量,更何况是“子女教育”,这一既关乎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又牵动当下几乎所有父母神经的复杂命题。因此,一个本来很普通的故事,却引出了诸多社会问题,譬如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弱者如何享有更好的发展权,等等。
7岁的小女孩天天,是一个胆小、怯懦的孩子,有着一定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且严重缺乏安全感。天天的父母为了给天天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顺义农村租了一个院子,在乔老师的帮助下,带着天天种菜、养小动物、做饭……在这一过程中,天天逐渐成长为富有责任心、乐于付出、能够顺利与同龄人交往的孩子。自然,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其中亦不无心酸。最有争议之处在于,天天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似乎脱离了我们所熟悉的“父母”形象,无论在孩子面前还是外人面前,都似乎显得太“弱”,有时候甚至会令人愤激。因而,对其教育方式的质疑、指责之声不绝如缕。
但在笔者看来,这本书的意义,既不仅在于“让孩子广泛接触农村生活”,甚至也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与日常经验不同的教育方式,而是体现出了为人父母最难得也最可贵的一种品质,即“谦逊”之心,不是指向孩子,而是面对自身,是一种基于对真正个体平等的体认,并最大限度地意识到自身局限性的清醒意识。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但这种引导者的身份却也并非生而有之,而是一个通过不断地践行、反思、再践行从而自我完成的过程。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以孩子为己物,由此或自居其上、或没有底线地溺爱(另一种方式的自居其上),而是承认孩子是外在于己的独立个体,承认亲子关系只能是在矛盾与犹疑、试探与反思之间不断建构起来的一种动态关系。
“谦逊”,有时会被理解为软弱。这本书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关于 “弱者”的故事。但,书中的父母并不困惑于“弱者”这一身份,无论孩子还是自身,同时也无意于摆脱这种身份,他们所期望的天天的改变,也并非变成 “强者”而仅仅是帮助天天真正成为他自己。这种超越了强——弱对抗的思路,在一个僧多粥少、急功近利的社会里显得那么可贵。这种并不以为自己所做即是绝对正确的理念,愿意陪伴孩子一同去探索、前进的诚实和勇气,已经是上天赋予这个孩子的最好礼物。
《下乡养儿》从内容上来讲,很难归类于任何一种育儿书,其文体也同样特立独行。网上不少人诟病该书,即认为其文字技巧差,通篇为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但个人却以为,这种书写方式与书的内容正相贴合。“另类”的题材若无有效的情感节制,则真实性、说服力都将大打折扣。如此,只是用省净的文字不断去呈现,却反而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